微信5.0更新,最大的熱點是“打飛機”這個游戲,這讓很多人莫名高潮,不少用戶反映朋友圈也因此被頻繁刷屏,有人樂在其中也有人不勝其擾。不過這也說明了在智能機社交游戲上,騰訊這招棋走得還算漂亮,雖然說,微信的裝機量決定了微信的游戲要想做砸都很難。

騰訊微信的裝機量毋庸置疑,但是游戲代理政策也嚴苛的很,比如要求是S級游戲,必須獨家,無版權金和不承諾推廣條件。所以,微信的游戲只是微信部門的后花園,和騰訊游戲平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當然騰訊平臺的政策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陳昊芝就吐槽,“騰訊至少投了三家公司模仿捕魚達人,這種又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居然還能自己當教練和贊助商的商業模式,那真是業界奇葩。”所以,對手游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不會把ios、安卓和微信并列起來看,而且微信單款游戲運營不錯,和可以運營一個游戲生態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吐槽結束,言歸正傳。我們說說這個事情的積極意義,用題目的話說,就是微信拉開了社交手游的帷幕。什么叫社交手游,用騰訊打飛機這個游戲來解釋最合適不過了,同樣是打飛機,如果是個普通的單機游戲,做成這樣,基本上不會存在用戶手機超過1分鐘,就被卸掉了。而如果加上社交因素,大家開始比賽,留存度一下子提升了,還有一些送飛機之類的互動,讓一個很爛的游戲,突然變的很優質,起碼數據上很好看。當然,因為游戲品質的原因,可能會是火一把就死,但這個思路還是值得研究的。
其實在騰訊微信出這個游戲之前,社交游戲也有很多經典案例,不說網游類,比如《旋風跑跑》這個韓國游戲,就是一個跑酷游戲,跑酷類游戲在所有種類的手游中,是留存時間最短的之一,但是加了社交因素讓好友開始互相比拼后,這個游戲的留存度大大增加,改變了傳統跑酷游戲的特點。而《大家一起玩》這個游戲則是類似微信平臺游戲,在一個端中,整合了很多的小游戲,游戲品質都很不錯,然后也集成了社交因素,同樣有類似積分排名比拼之類的設定。只是,這兩款游戲都是360手機助手代理運營的,社交關系是建立在通訊錄短信邀請的基礎上,在這個環節,比微信的關系活躍度要弱一些,但游戲品質和關系強度更強一些。
目前賺大錢的手游,網游類居多,因為有天然的粘度以及付費習慣,只是玩網游的玩家都是深度玩家,數量較少。而數量占絕對比例的休閑類玩家,卻是亟待開發的金礦,而社交屬性的接入,讓單機手游變成了輕度的網游,讓普通玩家也有了很深的參與感,在這個基礎上,可以聚集大量的普通用戶,同時也會讓大家會有比拼的競賽狀態,這就產生了付費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社交元素,恐怕會成為單機游戲的發展方向,因為這是盈利的方向。而具有社交屬性的平臺不多,微信又比較專獨,所以類似360手機助手這樣從通訊錄邀請的方式可能會更為普遍,而各大平臺恐怕也都會紛紛建立自己的帳號體系,在這個領域,恐怕又會出現像YY這樣垂直取勝的公司。因為騰訊的傲慢,是他們最大的弱點。
這里再說一個小故事,“打飛機”火了之后,騰訊傳出一個段子,說是這個游戲是一個程序員隨便一周寫出來的,當得知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玩家最多的游戲的時候,被驚呆了。我看到后,只好無奈的回了一句,這個世界上玩家最多的游戲是掃雷,微信這輩子估計也超不過。
當然,巨頭的作用就是拉開潮流的帷幕,巨頭的傲慢,會讓其他人獲得弄潮的機會,一直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