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曉波
本周二蘇寧放出消息要做類似微信的社交APP,讓最近已經處于焦灼狀態的移動社交市場再添了一把火。
移動IM江湖已經非常之熱鬧:微信獨大,易信短短兩個月收獲3000萬用戶,挾網易和電信的資源挑戰微信、日本的Line開始在上海投放廣告、以“約炮”起家的陌陌在轉型,米聊偏安發燒友市場、來往被阿里上下強推,……
移動社交還有什么好做的?無非就是熟人和陌生人,大佬們和先行者們都吃透了。
不過直到現在,仍然一直有新的“傻X”重進這片火海,除去毫無新意的純跟風產品,其中不乏一些有著獨立邏輯和定位的產品出現,對于“微信”等顯而易見的問題,這些產品的創業者們有著更清晰的思考。
或許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炮灰被迅速遺忘,但是他們對產品的思考和創新產生的價值,或許遠比一款成功的社交產品有價值,網易科技挖掘的一些“渺小”的移動社交創業者,目前他們的用戶還沒有過百萬,不過他們對社交的思考和實踐所產生的價值,或許遠大于成敗本身。況且,誰說就一定沒機會呢?
某某的二度人脈邏輯
從現在的產品看,“某某”并不是一款太像模像樣的產品,用戶打開某某,翻看被推薦的人,點擊“約她”發出約會邀請,如果對方接受,雙方還可以進行即時溝通,而溝通的方式就是已經泛濫的——閱后即焚。
除了閱后即焚,這款產品看上去與陌陌并沒有太多差異,用戶又沒有陌陌多,你很難明白為什么當初徐小平會看上這樣一個項目,還為它指定了名字,也很難理解為何其聯合創始人葉雯佳放棄海外投行的百萬年薪加入這樣一個屌絲團隊。
“我們是做‘二度人脈’。”葉雯佳在談到與微信和陌陌的區別時提到了這個詞,這是某某的產品邏輯出發點。
二度人脈簡言之就是朋友的朋友,QQ已經在PC上通過“你可能認識的人”把這一關系做的很透,不過微信并沒有挖掘這一關系鏈條,而陌陌則完全是陌生人關系。
“線上社交要么是微信,一度人脈,要么是陌陌的陌生人,在線下,你擴展人脈的最有效路徑通常是朋友的朋友,這就是二度人脈的機會。”葉雯佳說,二度人脈是一個夾縫市場。
目前某某會通過雙向關注、互動頻率、活躍度等信息通過算法給用戶推薦約會對象,這一約會對象就是用戶雙向關注的微博好友的朋友,葉雯佳介紹,在下一步,用戶將可以看到兩個人之間的共同好友是誰,同時在賬號系統引入后可以把個人信息精確化,就與微博的“共同好友”有了差別,用戶可以看到自己是通過哪個好友認識對方的,同時通過工作、學校等信息進行更精確的匹配。
盡管可提供的選擇比陌陌少了很多,但是在葉雯佳看來,二度人脈恰恰解決了陌陌溝通的成功率的問題。當陌陌的男女性用戶活躍度不匹配,男性用戶發消息就普遍得不到回復,而半數人的二度人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隔離了“約炮”需求,另一方面也會因為“朋友的朋友”這一層關系提高達成雙向溝通的概率。
不過接入微博開放平臺賬號的“某某”還要面臨一個問題——微博關系的彈性化,很多用戶并不真正認識自己的微博好友,更不要說好友的好友,事實上這一層關系已經接近了陌生人關系。而熟人關系的微信并沒有開放關系鏈,葉雯佳也希望國內有一個像Facebook一樣的強關系平臺開放給創業者,不過微博關系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陌生。
“二度人脈溝通的成功率會比純陌生人高很多,再怎么弱的一個弱關系,也比完全陌生的關系強。”葉雯佳說。
臉臉:2O2O?
記者在阿里云的開發者大會上見到了臉臉,雖然此前曾體驗過這款產品,但是直到臉臉的產品總監浦希哲詳細介紹后,記者也沒用明白這到底是一款什么樣的產品。
一方面它是一款社交產品,用戶可以定位自己的具體位置,比如外婆家餐廳、阿里云開發者大會、或者XX小區,然后通過搖一搖的方式加入到以這些地點為單位的群組,這一點有點類似于當年的“幸會”和“在這兒”,前者已經被放棄,后者出售后也基本被放棄。當然用戶也可以直接選擇“城市”查看同城好友——類似陌陌。
另一方面它是一款CRM(客戶關系管理)軟件,商家可以通過它對店內用戶定向推送信息,包括優惠折扣、菜品推薦、特價菜等,并將用戶的操作記錄到后臺。
而它的創始人,一位是1995年和馬云一起創辦中國黃頁的何一兵,以及曾任東方通信總裁、首信CEO、銀泰寶貨CEO和總裁的周明海。
用浦希哲的話說,這是一款O2O2O的產品,用戶加入某個特定線下場景,通過臉臉轉移到線上,商家通過線上的方式對這些線下用戶進行管理和追蹤。
這聽上去很玄乎,集合了2C的社交和2B的CRM,可以像陌陌一樣查看附近好友,可以像幸會或者來往的扎堆一樣加入特定活動拓展人脈,也可以像街旁一樣在某一場所簽到并查看消費信息甚至點菜。
不過浦希哲表示,其實臉臉的邏輯并不復雜,把用戶精確地圈定在某個基于特定場所的群組內,用戶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商家可以精準的把信息推送到現在正在這個場所內的人。
“第一陌陌只是顯示這個人在附近,但是并不顯示在哪兒,臉臉希望通過對場景的約束讓溝通回歸到線下,現在我們出去聚會一時興起會建個群組,但是回去以后就沒用了,反而成了騷擾,事實上我們的關系僅保留在線下。第二微信公眾賬號無差別的推送信息給用戶構成了騷擾,是否垃圾信息的判斷標準就是是否精準,臉臉解決的是幫商家找到現在正在這個商場內的用戶,并向他們而非所有用戶精準地投遞信息。”浦希哲說。
目前臉臉僅在杭州地區做大規模推廣,它的問題也顯而易見,1、O2O是一門水泥味兒很重的生意,如果要走向全國,將消耗大量的地推成本;2、如果用戶沒有達到一定密度,特定場景社交的概念將無法實現——用戶根本找不到人;3、容易最終淪為“精準”約炮軟件,O2O成為空中樓閣。
浦希哲表示團購大戰留下來的外包地推團隊可以通過低成本的方式搞定商戶,而用戶量的問題將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大規模推廣來實現,通過周明海的關系,臉臉在資本方面并不太擔心。
站不起來的小坐
準確地說這是一款失敗的社交產品,它的概念是幫助用戶發現并結識和自己乘坐同一趟公交/地鐵/飛機/火車的用戶。
小坐在今年2月份發布,主要功能包括基于某條線路發現、關注好友并進行互動,加入某條線路的“動態”并發布消息,基于某條線路查看商家優惠信息和線下活動。
目前類似的產品還有一款叫“站臺”。LBS+場景+社交的邏輯聽上去很有搞頭,但是其創始人魏志成最后發現,這個痛點其實有些不痛不癢。目前小坐的團隊已經把精力轉移到了另一款產品,而小坐僅作正常維護。
魏志成這樣總結:
1、這一社交方式需要一些教育成本,用戶沒聽說過,地鐵等場景信號也不穩定,體驗成本較高;
2、基于位置的社交可以有其他可替代方案,用戶需要更加直截了當的方式,就像憤怒的小鳥,射出去感覺不對就重來一遍,如果它幫你分析上一次的拋物線有什么不對怎么改進,很多人就望而生畏了,用戶不關心什么線路不線路,他們只想找個看對眼的人聊天,公交、地鐵的限制反而成了一個包袱;
3、線上社交產品一旦碰到O2O,轉化率就慘不忍睹,小坐一開始是沖著O2O去的,希望給用戶提供消費場所,幫助用戶完成約飯或約活動,但是用戶的需求只是聊一聊,而不是消費。
小坐的初衷是一款基于位置社交,引導用戶消費的產品,但是最后發現用戶只是通過它找到看得上的陌生人,聊兩句——這一需求與陌陌無異,拼線上,小坐肯定不是陌陌的對手。
于是魏志成和他的團隊轉向了另一款產品——薇蜜。
薇蜜:男人止步
扎克伯格泡妞失敗后創建了一個給美女打分的社交網站,最后它變成了今天的Facebook,若干年后有人反其道而行,創建了一個給男人打分的網站Lulu,而它的打分標準更加赤裸,除了長相、幽默、氣度以外還包括床上功夫。
薇蜜的一部分產品形態類似于Lulu,僅限女性用戶注冊,可以導入新浪微博好友,在里面看到自己關注的男性的點評信息,當然所有點評都是匿名的,或許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男朋友在上面被很多人點評床上功夫好,但是你無法知道那些人是誰。第二部分是社區,這樣的女性社區在APP中并不少見,大姨嗎、辣媽幫等產品都有,不過大姨媽偏向健康,辣媽幫偏向新手媽媽和準媽媽,而薇蜜的話題則偏向兩性和情感。
第三部分是閨蜜圈,用戶可以組建上限為5人的閨蜜圈,并像來往的“扎堆”一樣在圈里發布多媒體信息。
薇蜜會自動識別用戶在注冊微博時填寫的性別并把男性用戶屏蔽在外,當然用戶修改微博性別后也可以登錄,不過如果被舉報將被封號。
魏志成表示,任何產品加的人越多就越會有私密問題,所以閨蜜圈的上限為5人。另一方面朋友圈、微博是泛社交的產品,沒法服務于私密,盡管微博有分組,但是用戶不可能認真的去分組管理信息流,而微信是所有朋友通用聯絡的工具,閨蜜需要一個更私密的產品。
點評和社區都是切入點,魏志成稱薇蜜真正想做的其實是閨蜜關系,這是可以長期沉淀的東西,用戶沉淀下來后可能會做增值服務,比如推薦女生喜歡的消費信息或產品。
對國內用戶來說,就算是匿名的,像點評商品一樣點評男人仍然顯得過于開放,為了避免返回一個“零點評”的結果,薇蜜把明星大V也算進了被點評對象內,而點評者多是粉絲。不過這已經偏離了類似Lulu的男性點評路線,魏志成表示未來會把明星和普通用戶分開。
或許就像小坐一樣,一個看似成立的邏輯最后在粗暴的有用戶需求面前被推翻,以上幾款產品可能某一天突然銷聲匿跡,也可能籠絡一批用戶小富即安,不管結果如何,在目前的激烈環境下能夠想清楚并有勇氣殺入社交領域仍然是值得崇敬的,而如果最后失敗了,其在社交領域的種種嘗試對后來者或者創業團隊本身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網易科技將繼續關注熱門創業領域有意思的新興產品,星星之火未必都要去燎原,點燃一個火把照亮一條路,也是一種不啻于燎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