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消息,澳門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大會于16日至18日召開,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在致辭中表示,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給媒體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媒體的未來就是全媒體,“全”的意義就在于媒介渠道的多元化,信息通過網絡、媒體、廣播等多樣化的傳輸形式,在全球范圍內,媒體集團都在豐富自己的傳播手段。
以下為劉北憲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主辦方對大家蒞臨今天的大會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當然我們要感謝澳門特區政府,特區政府新聞局對此次大會舉辦給予的全力支持,對此我們深表謝意。今天,我們和澳門日報一道邀請了來自清華大學、澳門大學、澳大利亞悉尼邁考瑞大學,以及來自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尼西亞、南非以及中國大陸、港澳臺地區的媒體業界領袖共聚一堂,探討全媒體時代數字化發展和全球化的媒體合作。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塑造面向未來的媒體,什么是未來的媒體?媒體的未來又是什么呢?如何塑造未來的媒體,在這個見仁見智,各領風潮的時代,面對上述問題一定會有各種各樣、毫無對策的答案。而我們的看法是:
首先,在前不久發布的全球互聯網年度報告,2013年網民數達到27億。全球移動互聯寬帶用戶數達到20億,全球移動互聯網連接數將達68億,與當前全球總人口基本一致50%的人口被3G數據覆蓋,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給全世界各行業、各領域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對于媒體產業更是如此,大家一直都在談論全媒體這個概念,其實這個概念已經是真實的體現,未來的媒體是什么?就目前
我們可以預見的將來而言,無疑就是全媒體。全世界的受眾需要從不同的媒介渠道獲介質的媒介可以滿足的,“全”反映未來媒體發展形態。
其次,何為全媒體?我們的理解是用文、圖、聲、光、電等綜合的表現形式,對傳播內容進行全方位、多側面的立體展示,通過網絡、媒體、廣播等傳輸手段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范圍內,很多著名的媒體集團,不管是通過收購、并購還是自己創建,都在積極豐富著自己的傳播手段,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傳播內容,可以說一個全媒體的時代正在漸進式的向我們走來。
第三,我們如何塑造全媒體。其實這并沒有現成的答案,或是有著多種多樣的答案,這是我們今天探討的命題,我們的目的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迅速物有所值的滿足人們對各類信息的各種需求,林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什么比親身經歷一個偉大的變化更讓人生有價值和有意義”。我們今天正是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處在一個我們自己都置身其中的媒體產業全面變革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在親身經歷著變化,對我們而言這是具有時代意義的一刻。我相信在座每一位多年之后都可以很自豪的告訴人們,我是時代變革的一部分,就在此時此地我成為這個偉大變革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在次聚會,做一項“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嘗試,中國有句古詩“兩岸猿聲啼不住,青舟已過萬重山”,我想新媒體這一葉新舟,一定會穿急流,過險灘,駛入新媒體的廣闊空間,再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希望你們能渡過愉快、有意義的會期,我也相信大會會順利舉行,并取得滿意的成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