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時隔四個月,蘇寧再次震驚業界。
三月份蘇寧收購萬達百貨的熱度尚未完全退去,年中蘇寧再次出手,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消息一經爆出,外界紛紛猜測:蘇寧在下怎樣一盤棋?甚至有人輕易下結論:蘇寧只是“接盤俠”。
事實上,蘇寧方面一再強調:零售行業變化由三種力量來決定的,其一是技術;其二是供給;其三是費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同時,這三個關鍵點均圍繞著優化效率與服務體驗進行。蘇寧的種種動作正是以此為出發點。
從決定擁抱互聯網開始,張近東就意識到,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線下門店的互聯網化是該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那么家樂福又是在蘇寧的智慧零售中扮演什么角色?
補齊“兩大”
眾所周知,蘇寧的線下布局一直朝著“購物中心做大”、“專業店做精”、“小店做近”的目標而努力。
目前各類業態中,“兩小”小店和零售云店發展勢頭最猛,截止2019年第一季度,蘇寧易購廣場共25家,蘇寧小店5098家,蘇寧易購零售云直營店2306家,家電 3C 家居生活專業店2116家 ,紅孩子母嬰店163家,蘇鮮生9家。
可以看到,蘇寧的線下家電連鎖和便利店等業務發展相對成熟,相比之下,在百貨業務和大型綜合商超業務方面還有所欠缺,收購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業務正是直接有效的補充。
蘇寧一直在進行大幅擴張,通過孵化自建、戰略合作、資本并購三大手段,謀求“生態型公司”的打造。而目前大型商超仍然是中國零售業最大的存量市場,也是各大零售商實行數字化轉型的一個主戰場。
再看蘇寧,自進行互聯網轉型以來,蘇寧在保持家電優勢的同時,全品類拓展也一直在進行。2019年初,蘇寧宣布成立家電、消費電子、快消、時尚百貨、國際等五大商品集團。其中快消表現力最為強勁:線上快消平臺“蘇寧超市”僅成立5年;首家蘇寧小店開業至今不過3年有余;首家蘇鮮生精品超市2017年開業。但在今年的618年中大促中,蘇寧快消訂單量同比增長245%,高于全渠道的133%,展現了蘇寧在快消品類的巨大發展潛力。
家樂福雖然在虧,但是其在一二級城市的門店網絡具有明顯地段優勢,并具備十分成熟的系統規模和成熟度、運營經驗和供應鏈能力。
截至2019年3月,家樂福中國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
蘇寧以實體店起步,深知實體店的價值,在提倡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實體店的價值愈發凸顯,具備“最后一公里”物流網絡節點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這樣的快消品牌被蘇寧收入囊中,無論對于自身還是行業,都具有十分重磅的意義。
目前蘇寧門店總數已突破12000家,銷售渠道從一線城市滲透到鄉鎮市場,從核心商圈覆蓋到居民社區,銷售商品則進一步實現從家電3C向母嬰、快消、百貨、家居、生鮮、汽車等全品類大跨越。
數字化傳統場景
將家樂福收入囊中,蘇寧的全場景零售拼圖已經全部就位。接下來要考慮的便是如何用數字化的方式改造這些傳統場景。張近東曾說:“科技創新是蘇寧商業模式創新的前提條件。”
在張近東看來,互聯網技術加速向線下滲透,在經歷了電子商務對線下的顛覆式發展之后,線下再次進入重塑發展的新階段。以技術為推動力、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新業態正在成為線下發展的主流,只有充分掌握和應用大數據等新技術,蘇寧的傳統優勢才能發揮并放大。
近年來,張近東聚焦物流、金融、科技等零售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了蘇寧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形成了面向用戶的核心服務能力。在保障門店增速的同時,還得保證組織、管理、運營、服務等全經營管理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一般傳統零售門店的改造成果往往在短期內難以顯現,甚至還會經歷一段客流量下降、持續虧損的陣痛期。
但蘇寧全產業、全渠道布局的優勢,令其能夠根據行業痛點,進行技術創新。核心的創新都有實際的場景作為底盤,實現中臺模式的技術創新模式,大幅降低技術創新的成本,提升了創新的落地速度與價值體現。
就這兩次收購而言,原萬達百貨在全國的37家門店,大部分就分布于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各門店合計年客流量約2.5億人,目前擁有會員數量約400萬人;家樂福中國在國內擁有210家大賣場,近3000萬高頻消費的會員,去年接近300億元的營收。蘇寧的AI、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技術有了用武之地。
近些年,蘇寧不斷創新業態場景,打造全場景的零售生活方式體驗,提升了門店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隨著蘇寧技術的進步、線下的開拓,線上線下之間將進一步打通,不同場景的零售業態都可以在蘇寧的場景中被激發和滿足。
蘇寧零售云就是成功的案例,蘇寧通過將品牌、資源、供應鏈、物流、服務、技術、金融能力的嫁接,實現店鋪的轉型升級,助力傳統零售門店互聯網轉型,對四六級市場的消費場景進行數字化重構和全價值鏈賦能。
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零售業進入場景互聯時代。為了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蘇寧構建全場景智慧零售生態系統,力圖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鄉鎮的全覆蓋。
蘇寧的構建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與地產商合作,先后投資恒大地產、萬達商業,又與碧桂園、融創等地產商達成合作,搭建貼近用戶的購物場景;二是加速建設自身的全品類供應鏈能力。比如,蘇寧收購迪亞中國、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快速補齊了自身在百貨和快消品類的“短板”。
拿下家樂福,張近東的全場景零售已經萬事俱備,東風也不必再等。如今零售的三足鼎立之勢已成,蘇寧的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