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海南知名的本土餐飲品牌,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龍泉”,這個以經營海鮮起家的海南餐飲品牌自1993年7月創立,先后榮獲“全國餐飲百強企業”、“農業產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新餐飲領軍企業”、”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海南老字號”等殊榮。
盡管經過近三十年的打造,“龍泉”品牌開拓了一個又一個新領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家喻戶曉,享譽海內外,但這個海南餐飲業界巨頭仍然希望能對效率與用戶體驗進行優化,并為此引入了享譽全球的擎朗送餐機器人,還將其作為招牌員工推出。機器人不僅在外觀上與餐廳熱帶氛圍完美融合,更讓餐廳的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廣受顧客好評。
但是,他們今年春節期間遇到了發展路上的攔路虎——疫情期間客流量少,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今年春節,餐飲業普遍損失嚴重。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自1月21日起,龍泉酒店餐廳陸續接到顧客取消年夜飯預訂的電話,2020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左右。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龍泉酒店所有餐飲店都暫停營業,這一暫停就是幾個月,餐飲店虧損巨大。而隨著擎朗送餐機器人的到來,這樣的困境不復存在。
據了解,龍泉酒店引入機器人最大的目的就是優化人力,解放“傳菜員”雙腿,讓他們從事更為輕松、有價值的餐飲服務工作,每個送餐機器人,一次可以配送4道菜,完全能夠滿足送餐需求。。其次,送餐機器人實現了后疫情時代的非接觸服務,就餐體驗更加安全;且,機器人自帶流量,是恢復餐廳人氣的最佳解決方案。
2018年以前,大部分餐飲人對機器人的印象還是“噱頭”、“不實用”,說起有機器人的餐廳則直接定義為“網紅餐廳”。直至受疫情重創的餐飲行業,機器人成餐企復工好幫手,關注和需求明顯提升。疫情后,超高人工成本支出讓很多餐企不得不裁員或降薪,大家迫切需要尋找更低成本的用工方案。成本已經大大降低、完全具備實用價值的餐飲機器人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送餐機器人相比人工可以達到1:1.5的替代率,將服務員從原來的高頻次重復枯燥的工作中解放,提升了工作效率與服務的同時也降低了餐廳的用工成本。以他們正在使用的擎朗送餐機器人為例,4層托盤,一天可24小時工作,完成300-450盤餐食配送,而一個人一天最多配送200盤。
而成本方面,送餐機器人的月租金比一個服務員少,一天可24小時工作。在人口老齡化時代即將到來的同時,機器人通過無接觸配送至顧客進行連接互動,讓整個餐飲行業的服務迎來結構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