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是微信成就了眾多的創業者,還是眾多的創業者成就了微信,也許更準確的說法是,在這波再造互聯網的浪潮中,所有的人都是協同者。——題記
微信公眾號,APP之外的選擇
騰訊與創新者的關系從未變得如此融洽。
之前,騰訊的標簽是“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這種跟隨戰略遭到業界非議,也過分拉長了騰訊的戰線。很多并非基于騰訊核心優勢的追隨產品占據了大量資源。
馬化騰或者騰訊意識到做減法、做開放平臺的重要性。從2012年開始,騰訊每年都舉行一次“合作伙伴”大會,持續傳達“做創業者最合適的合作伙伴”的信號,希望創業者能更積極開放地看待騰訊。
騰訊開放戰略,成效卓越。截止去年年底:其開放平臺上的應用數量為240萬款,創業者總人數達500萬,實現獨立上市和正在上市流程的公司超過10家,被收購上市公司超過10家,合作伙伴總估值超過2000億元。微信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馬化騰曾開玩笑地用“把半條命交給了合作伙伴”來形容騰訊的開放戰略,“回歸到自身最核心的平臺定位,為所有的產業提供基本的零配件工具,讓他們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更方便,在這個大浪潮中飛得更高、更安全。”
而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而言,除了做APP外,又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運營微信公眾號。
從成本、效率說開去
“微信會成為新一代的App Store,將替代大批輕度的手機App。”這種觀點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對于大部分產品而言,開發微信公眾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第一,成本非常低廉。開發App,起碼要考慮iOS版本,Android版本,耗時不說,開發成本也高;第二,高昂的推廣。由于用戶需要下載一個App才能夠使用相關服務,App推廣難成了許多創業者無法逾越的鴻溝,而微信公眾號只要關注就可以了;第三,即使用戶下載了APP,后期留存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每個用戶的手機內存都是有限的,而微信公眾號則不涉及這個問題。
在效率上,APP和微信公眾號也不可同日而言。拿最近大熱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2013年,已經有企業推出了具備理財與借貸功能的APP,并且大力推廣至今,但注冊用戶數并不樂觀。有一家企業反其道而行之,不推APP只推微信公眾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家公司就是中國移動金融領域具備先發優勢的企業——玖富。玖富旗下有6-7個產品均建立在微信上,拿玖富悟空理財來說吧,它在PC端只有一個官網靜態頁面,移動端沒有APP只有一個微信公眾號,但自從去年9月上線以來,注冊用戶已近320萬,成交額超過30億。其數據堪稱一騎絕塵,目前悟空理財的估值也已經過億美金。
玖富CEO孫雷對微信公眾號之于移動金融的重要性這點認識異常深刻,曾在不同場合反復表示,“玖富就是建立在騰訊微信上的移動金融平臺,旗下所有產品都要先上微信,借社交特性進行產品的設計與傳播,之后才會考慮獨立的APP應用”。正是依靠微信粉絲,玖富成了行業第一家注冊用戶破千萬的平臺。在粉絲經濟的強力支撐下,玖富在移動金融領域的發展迅猛,公司及旗下子公司近日獲得1.1億美元巨額融資。
微信,最好的移動金融資源整合平臺
自2013年起,互聯網金融就一片火熱,資本追棒、投資者涌入、新晉創業者不斷入局。那么除了成本、效率外,微信這個擁有8億用戶的強社交關系平臺,還能為這個新興行業提供哪些的“零配件”呢?
答案顯而易見,打通了理財、支付、電商等各個環節的微信,為互聯網金融金融領域的創業者提供了最好的整合資源平臺。與之相比,孤立無援的APP就顯得缺乏吸引力。
2014年10月,資本市場的一個事件讓很多人至今記憶猶新。主打產品上線不到10個月的口袋購物,獲得C輪1.5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5億美元。而它的主要賣點就是基于微信的微商和微店。
國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同樣說明了這一點。微信在國外市場還沒有得到普及,企業推廣移動端業務主要依靠APP。美國移動金融領域發展得比較好的公司,如Prosper、Lending tree等通過APP從移動端獲取客戶的比例最高也就是50%左右,而國內移動金融方面做得最好的公司,如玖富在;移動端獲客比例可以達到93%,而且客戶粘性、活躍度都更高。
關于合作和開放,馬化騰說“騰訊未來將聚焦在最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臺、內容產業等業務上,其他要交給合作伙伴。”騰訊的姿態已然擺出,通向風口的梯子已經搭好,先行者也在這里嘗到了足夠多的甜頭。對于后來者來說,愿不愿意融入這個移動金融大生態,在這個目前為止最好的整合資源平臺上有所作為,那就要看企業自己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