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用戶都會查看手機上的信號格數,并認為它準確地表示信號強度。但它們的真正意義是什么呢?
據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報道,手機信號增強器廠商Nextivity負責測試和監管的高級經理史蒂夫·馮·斯蓋克解釋說,“這沒有什么標準。它們確實表示信號強度,但與手機廠商使用的算法有關。它們肯定希望采用方便消費者理解的方法,提供有意義的信息,但細節取決于它們。”
Nextivity生產能增強手機信號強度的處理器和設備,其產品在美國通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審核,在全球范圍內得到180家運營商支持。T-Mobile還向美國用戶免費贈送Nextivity的設備,以改善服務質量。因此,斯蓋克完成了大量的信號測試工作。
斯蓋克向Digital Trends表示,“信號格的原理是,手機向網絡報告檢測到的信號情況,網絡將為手機選擇下一步通信時使用的技術、頻段、通道等。信號格并不總是根據信號強度計算出來的。”
如果用戶身在人多的場所——例如體育場,由于手機支持多頻段功能,就可能跳轉到另外一個頻段。但是,即使用戶的手機與周圍其他用戶的手機都連接到同一個手機塔,手機上顯示的信號格數也未必相同。
手機信號格沒有標準的衡量單位,這確實讓人感到意外。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中使用不同的無線模塊,每種無線模塊略有不同。手機如何向基站“報告”相關信息,以及針對特定信號強度顯示的信號格數取決于廠商。
那么,更多的信號格數意味著更好的信號嗎?斯蓋克解釋說,“通常是這樣的。有些情況下,即使存在干擾和容量問題,用戶手機顯示的信號格數仍然足夠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信號是完全可靠的。但大多數情況下信號格與我們想象的一樣,更多的信號格數意味著更好的服務。”
并非所有手機都一樣
不同廠商使用不同算法計算手機顯示屏上顯示的信號格數,但都與導頻信道有關。斯蓋克表示,“導頻信道的信號是連續發送的。流量負荷的增減取決于使用網絡的用戶數量。”但網絡情況很復雜,尤其是信號強度。有時廠商會在計算信號格的公式中包含導頻信道之外的其他參數。
假設有用戶在網絡擁塞嚴重的地區使用信號增強器,由于信噪比低和網絡問題,iPhone只顯示2或3格信號,而緊挨的Android手機則顯示5格的信號。如果離開信號增強器,Android手機的信號格數會逐步減少。然而在網絡負荷較大的情況下,即使緊挨著信號增強器,iPhone顯示的信號格數也較少。但是,即使iPhone離開信號增強器,其信號格數也會相對保持不變。
這表明iPhone可能還考慮了網絡負荷因素,而且給予了較高的權重。它可能會檢測是否有能降低信噪比的干擾存在,考慮除信號強度之外能影響通話質量的其他因素。
信號格變化及時嗎?
斯蓋克向Digital Trends表示,手機很復雜,內部算法決定在給定時刻哪種功能優先。坦率地說,部分手機對顯示屏顯示的信號格更新頻次不夠高,“我們曾見過信號格數逾15分鐘沒有更新的情況,你看到的信號格數和實際的信號格數是完全不同的,有時這給把手機用作測量工具帶來了難度”。
這意味著,如果用戶拿著手機四處走動,緊盯著信號格,希望它不時出現變動,這可能是在浪費時間。信號格更新是否及時取決于用戶使用的手機。
如何測量信號強度?
手機信號強度的單位是dBm(毫瓦分貝)。好信號的標準與基礎技術有關。斯蓋克說,“對于UMTS、W-CDMA來說,接收信號碼功率約為-106 dBm;但對于LTE來說,-120 dBm的接收信號碼功率是一個合理的水平。-50 dBm的接收信號碼功率就極端高了,只有在非常靠近基站的地方才會這么高。”
通過使用手機測試模式,用戶可以自行測試手機信號強度。在大多數手機上,這是一個隱藏的菜單,提供有無線信號的相關信息。打開不同手機測試模式的代碼各不相同。例如,在iPhone撥號器中輸入*3001#12345#*就會打開測試菜單。用戶可以在網上搜索進入自己手機測試模式的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