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流媒體音樂服務商Spotify宣布推出視頻播客功能。屆時,還沒拿出真家伙事兒的蘋果Beats Music,將受到Spotify和YouTube的前后夾擊。對于這場“圍剿”,有外媒指出以下5點需要重點關注:
1.視頻業務
事實上,此前Spotify早已開始有所動作,同包括美國喜劇中心頻道、NBC、ABC在內的多家內容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雖然Spotify并不是最大的流媒體訂閱服務商,但通過這一舉動,它的服務范圍將延伸到喜劇、新聞和其它非音樂領域。
眾所周知,數字視頻的蛋糕遠比網絡音樂大。據Generator Research預測,2015年全球流視頻業務廣告總收入有望達到78億美元,相比之下,音頻訂閱總營收到2020年才可能達到50億美元。鑒于如此可觀的廣告收入,Spotify選擇轉型的也無可厚非,但目前Spotify方面并沒有披露廣告展示的具體方式。如何平衡付費用戶與廣告投放之間的關系,這或將成為Spotify當前面臨的首要問題。
2.播客服務
新增視頻服務,還意味著Spotify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新的交互方式——播客。
盡管播客行業目前尚無法與在線視頻的體量相抗衡,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成為連接用戶反饋的媒體互動媒介。是的,播客會讓互動聯網變得更簡單。
據了解,Spotify目前已同諸多Slate、Radiolab等知名播客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時也會在原創節目方面給與更多空間,包括由rap樂團Odd Future主持的音樂電臺以及每日更新的舞蹈播客視頻現在都成了Spotify上相當熱門的內容。。
3.換種方法聽音樂
據了解,Spotify將要推出的適應不同心情和特殊場合(如“寒冷”、“旅行”)的情景歌單,是從在線電臺初創公司Songza處得到了靈感——讓播放更加人性。
具體來說,所謂的“環境感知”、“心情感知”或“動態感知”音樂,即通過手機內置傳感器感知用戶跑步節奏,并自動選取與之協調的音樂提供給用戶。為此,Spotify還宣布已與Nike合作,未來將允許用戶通過Nike的APP使用該功能,而另一款健身應用Runkeeper也將整合Spotify的相關功能。
4.扭轉盈虧
快速增長的免費用戶一方面代表著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虧損。盡管Spotify坐擁流媒體音樂行業總收入的半壁河山,但事實上它依然沒能實現盈利,選擇入手流視頻業務靠廣告增收是大勢所趨。
對此,Spotify方面表示,增添新的內容類型有助于提高用戶忠實度,甚至有利于反過來促進更多用戶收聽更多音樂。然而,一方面是Spotify為每次下載在向創作者支付著高額的版稅,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媒體平臺開始提供免費視頻,用戶是否還會再為此多向Spotify支付10美元月訂閱費尚不明晰。
5.大勢所趨
Spotify選擇先于蘋果發布視頻功能的做法其實相當明智,盡管蘋果能否依靠收購而來的Beats繼續在音樂視頻領域延續自己的神話仍是個未知數。Pandora、iTunes、Spotify以及野心越來越大的YouTube,訂閱的吸引力正在被分散,蘋果勢必會依靠自身在硬件客戶端的優勢來搶占更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