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心團購交給F團運營后,趕集也宣布與窩窩團達成戰略合作,電商資本寒冬下抱團取暖繼續醞釀。
日前,趕集網宣布與窩窩團達成戰略合作,自本周三起聯合運營趕集網團購業務,目前趕集團購的域名已直接跳轉至窩窩團域名下的雙方聯合運營頁面。
團購行業人士認為,未來趕集以及窩窩團的關系將更像是“導航站和團購站”。
團購業務邊緣化
合作運營公告顯示,在趕集團購與窩窩團聯合運營后,原有趕集團購用戶如需要購買聯合運營商品須在窩窩團重新注冊,同時自4月16日起趕集團購用戶可完成原有賬戶余額的退款工作。
這似乎預示趕集網的團購業務正在被邊緣化。不過,趕集網負責人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雙方目前只是達成“戰略上的合作”。“我們今年的業務重點會放在‘螞蟻短租’上,但趕集不會放棄團購業務。”
去年3月趕集網推出團購平臺,相對于2010年上半年團購企業的涌現,遲了整整半年。團800統計顯示,2月趕集團購位居行業前十之外,表現并不出色。
而事實上,趕集縮減團購的投入也早有預兆,去年8月趕集內部將團購與剛剛上線螞蟻短租整合為電子商務部,今年初再傳出裁員及關閉團購的傳聞。趕集網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目前趕集負責團購的人員已經回落至100人,其他人都轉去負責螞蟻短租項目。
窩窩團CEO助理、新聞發言人楊國強向南都記者透露,此次合作從3月底開始進行談判,僅用了半個月就達成合作。“團購已經不再是趕集的主營業務,此次合作可以滿足雙方需求,一方面提高窩窩和趕集對商戶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則可以滿足趕集用戶的需求。”
合作方向:流量與用戶購買?
與大部分的電商類似,團購業務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一直依靠龐大的市場投入來進行業務擴張和用戶增長,然而在資本寒冬下,團購業進行抱團取暖的整合行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團購利潤率回報很低,短期內入不支出,所以每個公司都要考慮是否繼續這個業務。”團購專家、團購導航網站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向南都記者解釋稱,純團購的企業再辛苦都要做下去,但其他并不是專門做團購的企業,當發現投入回報不成比例時,則會開始考慮是不是“賣賣流量,把消費者分享出去”。
一位團購業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趕集團購用戶需要重新注冊窩窩團賬戶,頁面自動跳轉至窩窩團,這些都讓人覺得合作偏向“直接的流量和用戶購買”。胡琛也認為,目前趕集以及窩窩團的關系,更像是“導航站和團購站”。“趕集網其實就是流量變現,窩窩團做團購業務,趕集網則不再做平面團購業務,變成一個導航站。”
對于這種合作模式,胡琛表示,“趕集網提供天然的流量基礎,窩窩團線下營銷,兩者整合最終的盈利空間要看趕集網的人群是否和窩窩團業務匹配,也就是說要看趕集網主營業務產品帶來的人群是否需要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