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鐵道部運輸局發布一則公告,稱“鐵路部門沒有授權或委托任何其他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幾天后上線測試僅一周的京東商城火車票代購業務閃電下線。不過,目前鐵友網、攜程網、去哪兒網仍在提供火車票咨詢或代購服務。
4月6日,京東商城發布《火車票代購業務暫停公告》,表示因“出票成功率低”決定暫時停止代購業務。此前,鐵道部運輸局公告稱,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www.12306.cn)是直接銷售中國鐵路火車票的唯一專業網站,鐵路部門沒有授權或委托任何其他網站開展火車票發售或代購業務。
就在上個月底,京東商城低調推出火車票預訂和代購業務。在京東推出的火車票預訂頻道上,用戶可以根據出發城市、到達城市、車次、日期等對票源進行查詢和預訂,訂票成功后京東將提供送票上門服務。收費方面,除了鐵路客票銷售服務費5元外,還需支付給京東一定的專項配送費,最高收費為預訂后5小時內送達的“限時件”,每件用戶要支付35元。以此計算,用戶在京東預訂一張火車票最多需要多支付40元。每份訂單最多支持用5個不同的身份證信息,預訂5張火車票。
業界的一個共識是,用戶的火車票需求很大,商業網站以現有用戶量可以形成規模經營,網購火車票有發展前景。
不過,對京東這樣的綜合類電商而言,開展火車票零售業務并無明顯優勢,而過長的產品線不僅使京東面臨極大的供應鏈管理、運營和成本控制壓力,也使其在部分品類的顧客服務方面難以兼顧。包括京東此前接連宣布的賣汽車、賣電子書和開旅館等產品線擴展,也均存在供應鏈資源不足等短板。
有分析稱,京東之所以涉足火車票等業務,更可能的是想向資本講一個“故事”,讓投資者對其繼續保持信心。但以京東當前每年二三十億的虧損速度和9%的虧損率,其資金鏈已然緊張,此前的取消免運費、商品漲價等動作,已經發出了資金鏈緊張的強烈信號。
因此,“京東此次借鐵道部的禁止令砍掉火車票零售業務,不排除是為了緩解產品線過長而帶來的資金壓力”,有分析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