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未來戰警》中,全世界的人類都不再需要親自出門風吹日曬,只需要舒舒服服的躺在家里,用腦電波掌控“代理機器人”,便能夠完成在這個世界上的冒險。
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人機交互”的時代中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接入互聯網的設備已經深刻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無處不在。廣義上看,人類提供能源的機器大都存在人機交互的行為——但人機交互并非終點,像電影中那樣的人機融合才是未來。
人工智能技術是“人機融合”的關鍵
現實中,百度是目前國內最接近融合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企業,除了產品平臺具有“囊括全網”的特點之外,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研發實力也是關鍵因素。只有機器接近于人的思考與表達方式,人腦與電腦的融合才有基礎。
最近上線的“桌面百度”便體現了這一特點,在人工智能相關技術中,神經網絡和語音識別是當前最重要的兩個課題方向。利用百度在語音識別技術方面的成績,桌面百度能夠做到僅通過用戶說話來操作電腦、搜索信息;利用百度在神經網絡方面的成果,用戶即便關鍵詞輸入不完整,桌面百度也能夠即搜即顯。
雖然桌面百度還處于“人機交互”的階段,但由于在思維能力上與人類越來越接近,開始顯露出向“人機融合”方向發展的潛質。
不動手指、搜索前置的桌面百度
不過桌面百度還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里程碑,因為其完成兩個當前很多人機交互系統未完成的任務。
第一個是將盡可能多的資源進行整合,無論是全網信息、實用工具、音樂等休閑應用,還是如QQ、百度衛士等本地應用,都能通過桌面百度實現輕松調取,也就是說包括搜索在內的所有PC應用都完成了前置,這讓PC的操作體驗大為改觀;
第二個是在桌面百度輸入信息時,盡量少動甚至不動手指,前面我們提到的語音搜索和智能搜索均屬于此列。操作PC的“兩大件”鍵盤和鼠標,前者最為繁瑣,而使用桌面百度則幾乎可以讓用戶擺脫鍵盤的束縛,只需要鼠標一鍵點擊,即可通達各處。
桌面百度完成這兩個任務,既體現出百度龐大的生態資源優勢,也體現出在技術研發層面,人機融合已經開始顯露曙光。在近現代科技領域,大公司的很多成果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百度的作為正是中國企業開始引領世界發展的前兆。
從更簡單的界面開始,科幻并非幻想
很多人將人機交互、以及未來的人機融合想象的遙不可及,但事情或許并不太難。從現有的人機交互成果來看,雖然很多平臺做出了花樣繁多的功能,但操作界面的友好程度卻差強人意。如果用戶使用需要繁瑣的操作,那么交互的意義何在?融合又從何談起?
反觀桌面百度,其實這款產品的設定極為簡單,基本上是百度現有技術成果、產品的一個重新排列組合,但由于其對于操作界面的極致簡化處理,脫離傳統電腦操作程式、更符合人類現實生活中的習慣,便促成了一次交互體驗上的跨越——如果更多人能夠理解到這一點,或許人機融合的未來并不遙遠,科幻也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