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市場上最多的時候有500多家移動應用商店。傳統互聯網巨頭入局后,開始了第一輪的洗牌,進入“爭排名”的時代。憑借財大氣粗,百度、騰訊、360三大巨頭迅速占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之后,類似百度收購91手機助手這樣的行業事件層出不窮,巨頭爭搶并購引發了第二輪洗牌,進入了“寡頭”時代。
2015年,隨著華為、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攜優勢資源迅速崛起,應用分發平臺將迎來第三輪洗牌。
互聯網巨頭增長停滯,小平臺萎縮嚴重
據易觀智庫發布《中國移動應用分發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3季度》,以百度系、騰訊系以及360系三大應用分發平臺共占據86%市場份額。而進入2015年,根據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了《2015Q1中國手機應用商店季度監測報告》。手機廠商預裝的應用商店已經總占比達到了22.3%。

廠商應用市場增長迅猛,互聯網巨頭的增長空間受到極大擠壓。而小的應用平臺,由于缺少互聯網企業的流量導入,也沒有廠商應用商店的良好體驗,加之用戶向移動互聯網的轉移,本身依靠PC端引流和移動端資源匱乏,多數都萎縮嚴重。
廠商應用市場能否優勢,將決定市場格局
廠商自建的應用商店能發揮自身的多大優勢,將決定其是否能與360手機助手、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等第三方應用商店一較長短,也決定了應用分發市場的格局。其實,廠商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第一、相比第三方應用商店,手機廠商可以做到和系統深度整合,提供更多第三方無法做到的功能,例如華為應用市場的自動安裝、免流量更新、秒速卸載等功能,小米應用商店的阻隔第三方市場更新提示等等。
第二、對開發者來說,廠商每年幾千萬臺的銷量將帶來源源不斷的新用戶,而且,開發者與手機廠商合作,機型適配起來會更加便捷,測試流程更簡單,耗時更短。
第三、據筆者了解,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使用率為60%~85%不等,說明用戶關注應用的適配性和使用體驗,用戶對廠商預置的應用商店有天然的認可度。
第四、廠商的應用分發能力越來越強。據不少開發者表示,與廠商應用商店合作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觀點近年在開發者圈子里愈傳愈廣。例如華為應用市場在2014年末的一觸即發活動中創造了6300萬的日下載世界紀錄,而2015年的暢玩6.6活動中,日分發量更是一舉過億。其他廠商也表現不俗,此前小米對外公開數據號稱日分發達到5000萬,而聯想樂商店日分發也突破了3000萬。
整體來說,廠商應用商店平臺解決了不少用戶痛點,如第三方應用商店與手機操作系統的體驗割裂感、操作繁瑣、應用適配性差等問題,從而獲得了用戶認可,提升自身分發能力。
經過并購和兩輪洗牌后形成的寡頭,正在受到手機廠商突如其來的挑戰。互聯網寡頭與手機廠商的對峙預計2015年末將達到互相抗衡,最終鹿死誰手,2016年可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