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300多名京東核心技術人員開始進駐集中備戰區,618指揮中心的監控大屏幕上也顯示出京東實時訂單收訂數據和各個技術系統的運行信息,這意味著京東的618購物大趴即將進入最高潮。經過全面系統的備戰,京東技術體系已經為即將到來的訂單大潮做好了準備。
京東618指揮中心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張晨表示,“6.18和11.11就像是年中和年末的兩次電商大考,對京東的技術體系有特殊的意義。京東不僅可以在備戰、應戰中全面提升系統性能和運維水平,同時更是技術體系鍛煉隊伍,讓大家能全面協作、共同解決問題的寶貴時機,讓我們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基礎。” 618對京東更意味著系統的全面梳理和升級,以及更有效的團隊協作和人才培養機會。
迎接一次成竹在胸的戰役
來自京東商城、京東金融、京東到家、京東智能四個子公司的100多個備戰小組,700多名研發人員參加了618備戰。從6月1日開始,各個部門就正式進入24小時值守的備戰狀態。
“與去年618相比,京東的技術水平又實現了穩步成長,各系統的穩定性、可用性及并發性能全面提升,”擔任此次618技術總指揮的京東副總裁馬松說,“保證618期間用戶在京東出色的購物體驗,是京東技術人的信心和承諾,也是我們的擔當。”
為了更好地順應用戶在移動端下單選購的趨勢,今年618技術體系在移動領域加強了資源和基礎設施投入,保障和支持力度更大。從去年618至今,京東的技術系統已經進行了全面的平臺化改造,商品中心、用戶中心、交易中心等都完成了平臺化的升級?;A服務下沉讓系統核心更加穩定,即使面臨618這樣的考驗,也可以有針對性地保障基礎平臺的穩定和性能。京東的彈性云建設在這一年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系統逐步成熟,目前大量應用已經接入彈性云,帶來了更迅捷的資源切換和水平擴展能力。此外,京東技術體系在消息中間件、服務中間件、緩存集群、大數據平臺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升級,為618的挑戰做好了準備。
提前進行的數次線上壓力測試,有效評估了京東關鍵節點上各個系統的承壓能力,同時鍛煉了團隊快速定位問題、評估影響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系統都有應急預案,恢復時間不會超過60秒”,馬松充滿信心地說,“即使有通訊光纜中斷等極端情況發生,京東也可以通過平臺的跨機房多活、流量入口的轉移、應用系統的跨機房切換、以及有效的限流和降級等機制,來保證用戶的購物體驗。”
成為技術和人才發展動力的 618
馬松曾經將京東技術體系演進總結為初期的救火,中期的驅動業務發展,未來的引領企業成長。618對于京東的意義也有類似的變化,從曾經如履薄冰的技術挑戰,變成一次次全面推動技術平臺和團隊成長的機會。
為了應對挑戰,京東各技術部門提前完成了系統改造,讓618成為一個梳理和升級系統的好機會。同時,備戰鍛煉了技術團隊的合作精神。從備戰開始,每周的例會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協調、解決問題的場所,很多平時看似復雜的跨部門溝通都得以順暢完成。通過備戰和應戰,京東的技術系統優化得更加穩定,能從容應對突發的壓力,同時積累的大量運維經驗和應急預案也讓整個技術部門受益匪淺。
從7次備戰例會及上百次各類專題會、預案評審會,2次全體研發部門參與的大型演練,幾百場部門內部演習、壓測及切換,到已經完成搭建的618指揮中心和各系統備戰中心,京東技術人眼中的618更像是一場有條不紊的狂歡,讓大家無比期待。
馬松說:“很多京東的技術新人經歷過一次618就會脫胎換骨,一方面對京東的技術體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時,他們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京東實干的技術文化,更好地融入團隊。” 確實,經歷過618已經成為京東技術人的一個標志,甚至在互聯網技術行業中都有獨特的品牌效應。
“讓618的訂單來得更猛烈些吧!”馬松微笑著說。
關于京東 (JD.com)
京東(JD.com)是中國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京東為消費者提供愉悅的在線購物體驗。通過內容豐富、人性化的網站(www.jd.com)和移動客戶端,京東以富有競爭力的價格,提供具有豐富品類及卓越品質的商品和服務,并且以快速可靠的方式送達消費者。京東相信其擁有全國電商行業中最大的倉儲設施。截至2015年3月31日,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7大物流中心,在43座城市運營了143個大型倉庫,擁有3,539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范圍內的1,961個區縣,且全部自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