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正不斷縱深發展。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互聯網+”傳統產業的發展正在造就一片又一片藍海。以具有風向標作用的BAT巨頭為例,他們最關注的“互聯網+”布局,一是“互聯網+金融”的各種金融服務變革,另一個則是“互聯網+汽車”的智能交通車聯網領域。那么“車聯網+互聯網金融”又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6月18日,由北京車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在廣州舉辦的“大連接時代·2015車聯網發展高峰論壇暨車網互聯新生態發布會”,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以“互聯網+汽車+金融”為基礎環節的車聯網生態圈整合趨勢。
作為對車聯網行業有著極大興趣的關注者,筆者有幸參加了這一行業盛事,并見證了“互聯網+”大連接時代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趨勢的車聯網生態平臺的落地。對于整個會議中提出的模式或觀點,筆者印象最深的是車網互聯與保險行業的跨界合作,及其帶來的創新模型。
其實,車聯網企業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已是一種基本的常態。眾多新興的車聯網企業都在開發并實踐不同于傳統車險模式的UBI車險服務模型。那么車網互聯與泛華保險的合作又有何新亮點呢?
泛華保險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車險公估服務公司,但它又不僅僅是一家保險公司。經過十多年在保險、基金、理財的多模塊金融實踐,以及五年的互聯網線上探索,泛華保險如今已擁有相對成熟和穩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和保險業務資源。車網互聯與泛華保險達成跨界合作,共享資源,前者憑借優質的汽車后市場服務能力及互聯網技術資源,與后者共建UBI車險服務模型,最終實現車廠、車主、保險公司等的多方共贏。
從本次論壇上車網互聯發布的幾大產品來看,筆者認為,兩者的跨界合作不單單是在解決車聯網環境下車險模式的變革,而是已經上升到了車聯網與互聯網金融兩大重頭“互聯網+”產業的創新整合。
目前,車網互聯與泛華保險等多方合作,主要基于智能車聯網產品樂乘盒子展開簡單來說,樂乘盒子用來采集各種行車數據,為UBI車險提供執行依據,并為車主帶來各種用車、養車方便和安全防護,這便是最基礎的車聯網系統。而在此基礎上,車網互聯還將金融服務很好地融入了其中。車主通過使用樂乘盒子手機端應用可以實現一種形同于理財的盈利。值得提出的是兩大巨頭聯手推出的極具創新和公益性質的“e互助車主樂行計劃”交通公益平臺。將泛華保險在金融領域的優勢基因進行了長足的發揮,車主用戶交納5元,便能得到抱團取暖式的最高10萬元的保險賠付,從另一角度來看,其實類似于保險眾籌。
除此之外,車網互聯早前也與民生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達成了合作。車聯網與互聯網金融原來還可以如此融合,讓筆者對未來車聯網行業的創造力和發展充滿了希望。像車網互聯這種領軍企業,已不再是單純地依靠幾個硬件產品來做車聯網,而是上升到了車聯網產業鏈、生態圈的搭建,以及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車網互聯不僅與一些金融機構達成了合作,還與國內外互聯網科技公司、媒體等眾多業界建立了跨界聯盟。
總的來說,車網互聯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實現車聯網相關產業的大連接,形成跨界聯盟的龐大生態圈。車廠、車主、保險公司、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甚至媒體、娛樂、衣食住行等各種領域,都是車聯網將要連接的產業。“互聯網+汽車+金融”也只是龐大生態圈中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的大連接時代,筆者相信,未來車聯網行業的創造力及發展將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