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部分返利網站涉嫌組織、領導傳銷,很多消費者不再相信“返利神話”。返利網站也被認為與團購網站相似,勢必會出現一輪數量上的大縮水。不過從其合作方的角度來看,已經體現出了兩方不同的觀點。京東宣布暫停返利合作的同時,1號店則將返利作為新的吸客手段。
爭奪返利的價格戰
今年4月開始,包括太平洋直購網、上海家帝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福建百分百返利網等數家“返利”網站因涉嫌傳銷被相關部門查處關閉。因此,很多消費者不再相信返利模式,同時對這一模式提出質疑的,還有京東商城。
6月6日,京東網上商城發表聲明,宣布將暫停與所有返利性質網站的CPS(以實際銷售情況分成)合作,理由是京東將于6月進行高達10億元的讓利優惠,再在此基礎上返利,“有損京東的價值體系”;而淘寶網早在5月上旬就變更規則,宣布所有淘寶客應用和工具禁止提供淘寶商品搜索服務。對此,返利網CEO葛永昌無奈表示,“躺著也中槍”。
而與京東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號店。緊隨6月電商大規模價格戰之后,1號店在7月開始慶祝4周年“生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大促銷。同時,返利網宣布,7月返利網會員在1號店成功下單就可以享受雙倍返利,最高返利10%。
據艾瑞統計顯示,在此之前,返利網就為一號店創下了一萬筆訂單、500萬銷售額的單日最高紀錄,而這次1號店與返利網的聯盟同樣不負眾望,單筆成交量已達平日的三倍。
數據顯示,在5月電商價格戰之初,B2C商城熱門商品全網最低價占比排名中,1號店排名第一,其全網最低價比例達到79.88%,這其中就包括了從返利網渠道進入1號店的消費者的功勞。艾瑞分析認為,讓1號店獲得超大流量的原因在于,競爭對手京東在返利方面的退出,“關閉了一條通道,無疑為其他電商留下了更充裕的市場空間。”
旨在快速增長客源
“真正的返利網站,實際上是和電商分一杯羹。我們靠銷售提成,為下游電商網站帶去流量和購物行為,為消費者降低支付成本,從而達成‘三贏’的結果,”葛永昌說,“返利網站作為第三方的介入,可以使商品信息盡量透明,在消費者和電商之間形成‘潤滑’的作用。”
雖然處在風口浪尖上,但是各家返利網站仍然認為,為消費者帶來實惠,是電商不能拒絕的合作理由。認同這一點的除了1號店還有當當。同樣在7月因為商品問題頻頻被曝光的當當網,為了走出企業負面陰影,選擇在加強誠信經營管理和加大消費返利兩方面,雙管齊下。
據悉,返利網站與電商是根據用戶網購產品的成交量,即合作電商實際銷售產品的數量結算傭金,并把傭金的80%按照各自返利比例返還給網購用戶。這個過程中,傭金相當于電商支付的一筆可量化的廣告費用。
據業內人士分析,返利營銷并不是花錢購買點擊量,而是花錢買客戶,是一個可以快速獲得新顧客的方法。“通過顧客的二次傳播,客源可以呈幾何量級增長。”葛永昌說。
返利行業將洗牌
即使有電商看好返利網站的經營模式,不過“傳銷門”事件對于本就一盤散沙的返利導購行業來說,依舊是沉重的打擊。
返利網曾經就要不要更名征求網友意見,最終決定“身正不怕影子歪”,而另一方面不少網站開始為自己“正名”,有些更是直接將網站更名為某“購物網”,通過包郵或降價等方式,將“返利”調整為“讓利”。
“那些被查的網站,都是打著‘返利’的概念,本質上卻是‘非法傳銷’,收取會費等變相收錢手段是其顯著特征,與正規消費返利網站的返還現金和積分到賬有著本質區別。”一淘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過,這次的事件必將引起返利導購行業的一次洗牌,如同當初團購網站的局面類似,低競爭力的中小網站很有可能就此消失。”
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一家正規的返利網站?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吳雪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判斷消費返利網站是否正規其實不難:首先要看它們的盈利模式是否合理,如果消費者的后續消費是它們的資金來源,那么就有問題;其次是看它們的返利周期,返利周期過長對消費者十分不利,消費返利網站也很難長久,也會存在問題;然后要看消費返利網站的會員制度,如果會員發展下線級數過多,上級通過下級銷售額返利,那也可以認定為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