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消息稱2020年10月8號嘀嗒出行在渡過自己6 周年生日之后,一個月后又宣布開啟了赴港IPO之旅。嘀嗒出行這次開啟IPO或者會成為“共享出行第一股”。2020注定是嘀嗒出行最特殊的一年。
從2014年出行成立,這個時間段正是滴滴與快的之間的“戰斗”最為激烈的一段時間,對于嘀嗒出行為什么會在兩大巨頭彼時均入場的情況下,還能在行業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反而在數年內一步步的發展并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
這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已成為外界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而上周披露的招股書給出了一定的答案。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2019年國內一線城市中每平方公里的民用汽車數量達到3,151輛,一線城市的車主則在每個工作日平均花費約46.4%的往返通勤時間(即39分鐘)在交通擁堵上,大眾出行需求不斷提升將會令擁堵繼續加劇。
換言之,隨著道路和停車資源會越來越緊張,無論是乘客還是車主,參與順風合乘的動力會越來越大,這使得順風車將逐步大眾化并在未來成為主流出行方式。
伴隨著對順風車的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順風車市場的交易總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140億元迅速增長至2025年的1,13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41.8%。
滲透率方面,國內的順風車市場過去一直處于分散狀態。譬如在2019年,私人載客汽車的行駛距離合計達22,781億公里,而其中順風車的行駛距離僅為43億公里,滲透率為0.19%。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預計在2025年通過順風車的行駛距離達313億公里,滲透率將為1.0%,自2019年至2025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39.2%。
國的順風車市場高度集中,按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前三大市場參與者占據94.5%的市場份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嘀嗒出行名列中國順風車市場第一,所占市場份額為66.5%。
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的順風車服務已覆蓋全國366個城市,累計已為約3670萬名乘客提供服務,擁有約1920萬名注冊順風車車主,約980萬名認證順風車車主。
2017年至2019年,嘀嗒出行順風車業務的GTV(平臺交易總額)分別為7億元、19億元和8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順風車搭乘訂單分別為2,360萬份、4,820萬份和1.79億份。其中,2019年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347.4%和270.5%。
可以說,嘀嗒出行過去6年多在順風車業務上交出的答卷,一方面向外界證明了這一商業模式的可驗證性及可延續性,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亦用實際業務作出表態——“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助力節能減排”同樣是嘀嗒出行的愿景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