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長假期間,網購用戶的強大消費力催生出“宅經濟”效應。但紅火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網購問題,網絡購物、網絡團購的投訴量急劇上升。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監測統計,此次國慶長假期間網絡用戶投訴量接近平常的兩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建芳表示,假期的網購投訴具有鮮明特點,一般集中在低價旅游、網購機票遭遇釣魚網站、節假日期間快遞不快和售后服務不完善等方面。對于假期投訴較多的原因,姚建芳說,長假期間消費者網購較多,由此產生的網購投訴也會大幅增加。同時,放假期間消費者網購時警惕性有所降低,商家服務不完善,也易造成投訴增加。
與網購投訴大幅增加相對應的,是消費者在遭遇網購“陷阱”時維權困難。家住天津市北辰區的張濤在淘寶網一家商鋪買鞋子時,遭遇到了賣家的質量欺詐,在跟賣家爭執的過程中,又接連幾天均接到了來自賣家的威脅電話。無奈的張濤采取了向淘寶網投訴、給消協打電話等方式維權,均未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