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韓志斌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區三級消保委在被社會稱作“電子消費節”的11月11日臨近之際,分析歷年網絡消費投訴情況后,聯合向全國網購消費者發出消費警示,告誡消費者把握7大關鍵。
一是急需貨品要注意避開高峰,避免活動當天交易量猛增,物流壓力引發的包裹滯留。如遇延遲發貨,可在聯系商家無果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聯系電商客服尋求幫助。
二是支付安全防范意識要加強,在網購時盡量采用具有安全功能的瀏覽器,及時升級電腦的殺毒軟件并定期殺毒;不要輕易嘗試點擊賣家通過MSN/QQ或E-mail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鏈接或者圖片等,不要輕易支付第三方提供的非所需商品的鏈接。
三是服飾類要注意色差,防止數據出現偏差。建議選擇參加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的商家,最好購買運費險,確保萬無一失。
四是食品類務必要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成分、QS標志等信息。
五是家具類消費,建議談好價格延遲貨運。根據往年的投訴情況,家具類大件商品,一般都走物流,所以在下單前務必與商家確認好提貨點。
六是數碼類要多關注銷售服務以及消費點評,盡量選擇知名品牌商品,買前一定要和賣家確認商品的售后服務,比如是全國聯保還是店鋪保修,是否收費維修,保修期間來回運費由誰承擔,保修范圍、時間等情況,最好是使用平臺商指定認可的聊天工具,并保存好聊天記錄,一旦出現糾紛,權責清晰,方便交涉。
七是注意消費維權途徑。對于網絡的消費糾紛,要及時取證,及時截取網頁,保留聊天記錄,可向省市區三級消費者組織或者工商部門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