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0日,阿里集團旗下天貓事業群與當當網聯合宣布,即日起當當網正式在天貓開設店鋪,這意味著消費者可以在天貓直接購買到當當網上的圖書、百貨商品,并同時享受天貓和當當網的服務。
是李國慶投降了?還是當當改變的發展方向?正在IT業界都在猜測時,2012年11月4日,李國慶應對輿論的猜測正式出面回應:現在是電商的寒冬,當當準備保守過冬。但更加令人詫異的是,李國慶預言三年后只會剩下三家電商,而這三家里肯定有一家是當當。
事實上,從品聚、樂酷天到耀點100、24券等的關門倒閉可以看出,垂直電商的路真的很難走。李國慶也坦言,當當除了圖書是盈利的,其他都是虧損。但是對于其三年后只剩三家電商的言論,筆者卻不以為然。

為什么這么說呢?
第一,互聯網電商其實和線下傳統市場是相似的,如果把淘寶、天貓看成是線下的巨型商場,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雖然各地都有這樣的巨型商場,但是依舊有大量的獨立小店鋪發展地很好。
第二,人們在看到大量電商平臺倒下的背后,卻忽略了海爾、李寧等傳統行業巨頭也在布局自己的電商銷售平臺,其強大的線下整合能力和物流優勢能夠使其在電商領域如魚得水。
第三,即使某一家壟斷巨頭再怎么強大,也不可能占領所有的市場,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比如在搜索領域,雖然百度一家獨大,但是谷歌、搜狗、搜搜、雅虎等也在發展,而近期360搜索的強勢進去更是令業界咂舌。
由此可以看出,三年后只剩三家電商的言論不太可能成為現實。不僅如此,那些細分領域的小型電商網站和傳統行業巨頭的加入,會使互聯網市場煥發新的生機,嚴冬的盡頭就是暖春,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