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街”這件事,符合馬云的一貫作風。
2009年,B2C模式的電商遠沒有現在這么火爆。彼時的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初出茅廬,無論是聲望還是交易額,都遠遠不及主打C2C的淘寶網。正如當年淘寶剛出道時大戰易趣一樣,淘寶商城牽頭策劃了一個11月11日大促銷。
這件事的邏輯和馬云一貫的商業風格是一樣的:不管行不行,如果確定要干,聲勢一定要先擺足。于是,當時無論是傳統的硬廣、軟性,還是剛剛萌生的社會化營銷,鋪天蓋地都是“男人在過節女人在淘寶”的主題宣傳。
這件事的聲勢非常的足,無論是淘寶商城還是商鋪還是物流企業都沒有想到它可能產生的后果——不少商鋪和物流企業都經歷了災難般的一個月,最夸張的商鋪是直到2010年新年才完全處理完這屆雙十一大促的所有交易。它產生的社會影響也是巨大的。
“雙十一購物節”
消費者看到了折扣,經銷商看到了交易額,IT人士看到了流量峰值,資本家看到了商業商業模型,媒體看到了難得的財經選題。
于是,在全社會的推動下,“雙十一購物節”成為了全國性的“現象”。

到了2012年,關于“雙十一”,無非又是沖動消費了、價格虛高了、物流爆倉了。還有別的新鮮的么?
今年雙十一天貓和淘寶網總過實現成功交易筆數1億零580萬筆,其中無線支付近900萬筆,移動終端淘寶交易額達到9.4億;支付寶總銷售額191億,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這個數據對比2011年很有意思:在總交易筆數翻了兩番,交易額翻了四番的背景下,移動支付翻了近五倍。
所以,是不是能得出一個結論,馬云這一套是適合移動支付的呢?——不是。
移動電商和移動支付,不能這么玩。
移動電商和移動支付
雙十一購物節的核心邏輯是兩個:一是聚集資源和需求集中爆發,二是在從眾心態中釋放沖動消費。這兩個邏輯應用到移動電商中,尤其是中小開發者從事的移動電商中,未必是對路的。
不僅僅是電商和支付,整個移動互聯網,都是讓人們的行動更加實時、自由、隨時隨地、碎片化。如果是像大兵團陣地戰一般地操作,移動端整體上并不占優勢——無論是硬件、網絡還是軟件。而且,為了一個消費行為作出諸多準備之后,使用桌面PC還是使用移動終端,似乎已經不是重要的事情了。
移動電商和移動支付,正是把可能會集中的資源和需求,釋放到各個碎片時間里,允許交易環節的各方異步操作,最終在數據上統一。而雙十一購物節,無疑是相反的——強調交易各方的同步操作,允許數據的臨時不統一,集中收訂單,然后慢慢處理。
事實上,整個大淘寶在移動端做的已經非常好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有能力消費自己的數據,為了“聲勢”犧牲一些便利性。但其他移動電商從業者和開發者,尤其是依附于淘寶做流量游戲的電商們,是萬萬不可越此雷池一步的。
按照馬云的說法,雙十一購物節是把這些“犧牲”看做成本向傳統零售業挑戰。但事實上是,傳統零售業并不與電子商務直接沖突。現在已經不是C2C的時代了,淘寶上的銷售巨頭們,同樣在線下占據著最強大的渠道和終端。所以,雙十一購物節的成功,正是借了零售業增長的大勢,而不是狙擊了傳統零售業。
而恰恰相反,雙十一對于消費者養成移動購物和移動支付的習慣毫無幫助,甚至于有所損害。
對消費者移動支付習慣的損害
為什么呢?還是回到馬云的“聲勢”作風。中國消費者的網購習慣,無疑是被淘寶網早年的造勢所培養起來的。在中國做電子商務,這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百度有啊和騰訊的拍拍網及QQ網購一直沒有大的起色,也通常被認定是由于技術和數據先行,市場聲勢不夠大,對消費者行為的主動影響不足——所以目前與騰訊旗下的易迅網,從一開始就鋪大量的廣告,訴求非常明確,主打自己“快速”的特點。
同理,我們可以認為移動電商如果要爆發,也需要這樣的聲勢。這件事如果馬云不干,短時間內沒有誰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去干。但是馬云反其道而行之,倡導消費者采用“反移動”的行為來從事電子商務活動。這樣的結果就是,即便借著移動互聯網和零售業兩波爆發大勢,移動電商和移動支付在雙十一購物節也只是從5%的比例增長到8%而已。
表面上看翻了近五倍,實際上,增量的大頭在這種市場宣傳的運作下,被傳統電商吃掉了。
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個“X月X日手機購物節”,參與商家的貨品在移動購物和移動支付中打五折。整個中國的移動電商一夜之間翻十數倍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于大淘寶的線上業務增長無礙,但是卻讓移動電商充分享受了產業增長的紅利。
但這件事,馬云沒有去做。
雖然結論有些悲觀,但是不得不說,在電子商務這種最為樸素的商業模型下,所有的關鍵商業要素,比如渠道、流量、服務體系等等都掌控在巨頭手里。既沒有新大陸也沒有新故事,新起步的中小開發者根本無力去另辟蹊徑引導新的潮流。
所以,無論是應用軟件上的體驗創新,還是通過精算忽悠實現的“模式創新”,都不足以推動自己和整個移動電商環境實現爆發式的增長。一切取決于巨頭們的“產業責任”。
百度剛開始整風、騰訊剛找對路,京東和蘇寧國門正互相糾纏……現在能為移動電商業者打開高速公路閘道的,只有淘寶了。那么,馬云怎么想?
也許,他只是覺得,智能移動終端還不夠普及,看上去熱火朝天的移動電商,其實時機還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