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文庫、覓題APP根據近幾年與高考狀元群體的深度互動,在今年各地高考狀元出爐后,就狀元們的性格、思想、家庭、生活、學習等各項不為外界所知的關鍵要素展開詳細調研,并以此為依據發布了百度90后洞察系列:《95后高考狀元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旨在真實還原這些成長于“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考狀元人格特征。此報告也是繼2014年“百度90后洞察報告后”,百度再一次聚焦時代人群中的特殊群體而推出的大數據調研。

百度90后洞察系列:《95后高考狀元報告》出爐
對于高考狀元,大多數人對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神秘、學霸、書呆子、寡言少語、重點學校、父母的乖寶寶、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等印象中。但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這些互聯網原住民中的高考狀元確實如此么?
早期教育看父母,狀元戶籍趨于“城市化”
本次抽調的狀元中,男女狀元的比例分比為53.3%和46.7%,依舊延續了近年來狀元比例“陰盛陽衰”的勢頭。而在身份戶籍,9成以上的狀元都是“非農戶口”,且父母學歷普遍較高,可見傳統觀念中的“寒門百姓出貴子”在當下時代變成了“書香世家出狀元”。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與大家的認知不同,在狀元們從小到大就讀的學校來看,絕大多數狀元的小學和初中都比較普通,但就讀的高中則主要集中在市示范性高中(40%)及國家示范性高中(46.7%)內。



高三并不“黑暗”,未來“興趣為先”
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學業最重、壓力最大的高三,93.3%的狀元選擇用分別代表希望、安靜和熱情的綠藍紅3種色彩來描繪高三,而代表消極的黑和灰則無人選擇。另一方面,狀元們的愛情和友情也并沒有被繁重的學業“耽誤”。報告顯示:62.7%的狀元有過至少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戀愛經歷,13.3%的狀元體會過暗戀/單戀的感覺,且所有狀元至少有2個好朋友,73.3%的狀元更是擁有5個以上的好朋友,可見高考狀元并非“高處不勝寒”。


對于畢業后的安排,超9成狀元希望大學畢業后繼續深造,武裝自己。而在未來的職業選擇上,狀元們同大部分90后人群并無不同,都以“興趣為先”。而73.3%的狀元在未來的選擇上與父母沒有分歧,普遍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可見,對現在的狀元們來說,未來無論是出國、深造、還是就業,只要符合自己的興趣,開心就好!而且父母也給了他們足夠的自由,并不束縛他們的未來,從小培養他們獨立的見解。

對“學霸”身份不感冒,自稱高中秘訣是“心態好”
調查報告中顯示,80%的狀元并沒有想過自己能成為狀元;但對于高考成績,超過七成(73.3%)的狀元卻認為自己的成績是正常發揮,可見他們成為狀元是一件“情理之中,但意料之外”的事。而在“你覺得當上狀元的最大原因是什么”這問題中,80.5%狀元認為他們成為狀元的最大原因是“心態好”。據了解,多數狀元的平時成績并非一騎絕塵,在他們看來,適當的“差距”和學習生活上的“好心態”是他們金榜題名的關鍵因素之一。


狀元學習張弛有度,互聯網學習事半功倍
在大家最關心的學習話題中,過半狀元高三期間的復習時間在2-4小時,高三每天的睡覺時間不會超過12點,可見大多數狀元并不“死讀書”,也不過度透支休息時間。讓人頗為意外的是,參與此次抽調的狀元中,均未在高中時期上過補習班,他們遇到難題最常用的解決方式主要為查閱工具書(37.6%)、上網尋求答案(32.8%)及詢問老師(21.4%)。


對于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一代,60%的高考狀元在高三期間依舊保持著每天1-3小時的上網時長。其主要目的在于聊天(30%)、使用在線教育平臺(20%)以及逛社交平臺(18.3%)。對于日益豐富的學習類APP,40.3%的狀元表示經常使用,而最常用的互聯網學習產品是百度文庫(38%),和Mooc(27%)。可見這些身處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考狀元,他們已經逐漸習慣了使用互聯網進行輔助學習。


狀元筆記受青睞,狀元本人偏向無償分享
在本次抽調的狀元中,80%的狀元都會在在日常的復習過程中,進行“錯題集”、“核心知識點”等各類筆記的整理,且近5成的狀元認為記筆記的復習方式非常有用。而在本報告出爐前,百度文庫便對2014年備受學子和業內人士青睞的“高考狀元筆記”專區予以了優化升級,最新推出了2015年“高考狀元筆記”,并通過覓題APP在手機端同步展示。對于大眾青睞、甚至于愿意高價購買的狀元筆記,參與此次調查的高考狀元們卻一致傾向通過百度文庫平臺以免費或以象征性報酬分享,以供更多學子和考生借鑒學習。

百度文庫相關人士表示,通過此報告我們可以看出,其實這些高考狀元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神秘”,他們跟“普通的95后”們并無太大不同,他們一樣興趣至上、追求自由;他們雖有學霸之實,但對學霸稱號并不感冒;他們覺得高三并不“黑暗”,反而覺得高三(學習)是快樂多彩的;他們多才多藝文藝細胞爆表,而且許多人都經歷過“愛情”;父母是他們的人生導師,也給了他們絕對的自由;
《95后高考狀元報告》呈現出了這些互聯網原住民中“誕生”的高考狀元“真實”的一面,而“神秘、學霸、書呆子、寡言少語、重點學校、父母的乖寶寶、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這些標簽和他們“完全不搭邊”。他們自由、自主 、自立,他們完全融入了這個互聯網時代,他們是與世界零距離的“95后高考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