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計算機、手機等智能設備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提升,社交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全民互聯網社交時代已經到來。
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方便和直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通過網絡社交軟件,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在朋友之間分享奇聞趣事。與此同時,大量基于網絡的社交產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迅速占據使用者的碎片化時間。在這場全民社交硬仗中,每個社交產品都試圖通過不斷的更新迭代和形態升級來爭取用戶,但真正成為不可替代并且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屈指可數。
根據知名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于2015年上半年發布的《全球社交網絡活躍用戶數量排名》數據分析報告來看,傳統社交產品的用戶活躍度排名呈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著名社交平臺Twitter和國內類Twitter產品新浪微博排名并不理想。根據國外知名科技網站Re/Code報道,截止到2014年底,Twitter的月度平均活躍用戶數為2.84億人,活躍度下降7%。相比之下,具有獨特產品形態的百度貼吧,則交出令人驚艷成績單——以月活躍用戶3億的數字一舉超過這兩大曾經風光無限的社交平臺。

傳統社交平臺的衰落,并非意料之外。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用戶碎片時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不同產品瓜分,每個產品都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局面。
在全民社交模式下,更好的內容呈現才能激發用戶體驗的不斷提高。產品模式的單一化和有效互動機制的缺乏,是社交戰爭中很多產品走向衰落的主因。我們可以看到,如Twitter和微博在產品形態上呈現出的“一說多聽”模式。在微博中,大V往往更有話語權,任何一條微博都有可能得到強大的關注度,但對于普通用戶,相對弱的話語權降低了參與感和用戶體驗,從而帶來更多的低頻互動,導致用戶流失。
百度貼吧這次“驚艷”全球社交榜,一方面是貼吧在興趣社交的基礎上,打造長尾小社群生態,覆蓋了幾乎所有的興趣方向。同時,利用全年齡段興趣社交模式,減少溝通障礙,降低用戶交流成本,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充斥著“無聊文化”、“網絡亞文化”以及“信息資訊庫”的貼吧,不斷產出大量的優質原創內容,產生良性循環,讓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貼吧作為其興趣社交的主要平臺。憑借獨有的“貼吧文化”和風趣幽默的“貼吧語言”,貼吧在內容為王的舞臺上,“舞”出了精彩。
除此之外,“N*N”的互動模式,為貼吧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相比于微博一人說多人聽和微信完全熟人一對一的互動模式,貼吧采用“興趣同好大家說”的“N*N”互動模式,在交流上減輕用戶負擔,提供更平等和開放的對話方式,保證了貼吧高頻強互動的社交生態。
作為最受歡迎的興趣社交平臺,貼吧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打造“興趣社群經濟”的概念。在品牌極度繁榮的今天,超越理性消費的情感鏈接往往更能留住用戶。作為最大的中文交流平臺,貼吧為粉絲經濟提供了天然的發酵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