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質,把產品做到極致,這應該是互聯網思維的核心。”酷派(02369.HK)移動互聯網及電商總裁的祝芳浩這樣說。
2014年伊始,祝芳浩由原來的酷派研發副總裁調任移動互聯網及電商總裁。與此同時,酷派也邁出了互聯網轉型的步子:成立互聯網中心,開辟電商產品線,甚至建立起了以用戶為中心的互聯網運營模型。
酷派此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時勢所逼。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小米模式受到極力追捧,中興、華為、金立等傳統手機廠商紛紛效仿,搶占電商渠道的高地。
“對于我們這種傳統企業來說,并不見得都要成為互聯網公司,而是要學會用互聯網思維來改變目前的經營模式。”祝芳浩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互聯網思維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以用戶為中心,讓產品更有溫度感;二是極致,在硬件、軟件、工藝等方面都要做到極致,同時保證高性價比。
祝芳浩剖析,在傳統商業模式下,酷派的產品規劃更多是根據運營商套餐進行卡位,而非用戶需求。這使得酷派雖然取得市場上的成功,但品牌影響力和用戶數據量的增長卻不盡如人意。這也是時下流行的互聯網思維對傳統企業產生的沖擊。
而能否把企業運營建立在以用戶和產品為中心的模式上,基于用戶痛點進行創新,是傳統終端廠商必須深刻思考的問題。
為此,酷派在今年年初成立了電商產品線,推出電商品牌“大神”。用祝芳浩的話來說,這是從源頭上來牽引整個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因為企業的運營主要圍繞產品來開展,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而這些又都要以用戶為中心。舉例來說,酷派形成了跟用戶交互的溝通機制,用戶通過社區、酷云、酷友俱樂部等窗口反饋的信息會流轉到對應的工程師,相關問題也會有質量部門跟蹤解決,保證每個問題都能得到認真回答和解決。
祝芳浩認為,互聯網思維將給手機行業帶來更為深遠的影響,未來軟件將重新定義硬件,硬件將走向零毛利,剩下的就是傳統廠商如何基于此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按照小米、華為、酷派的打法,國內可能會提前到達硬件零毛利時代。
他還說,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的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但也會有大量企業掉隊。因為互聯網消除了地域和時間的差別,所有產品將同臺競爭,競爭會更加激烈。同時也會產生很多基于微創新的產品,這就考驗企業能不能發揮自己面向用戶的潛力。如果轉變不過來,肯定會有大量企業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