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9日,微博公布了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帶來的好消息有三點,第一是二季度的凈營收1.078億美元;第二是6月的月活躍用戶數(MAU)為2.12億,連續9個季度保持30%以上增長;第三是二季度凈利潤為1090萬美元(采用NON-GAAP標準) ,超過華爾街預期195%。

聚焦營收:利潤超華爾街預期195%
二季度微博總營收達1.0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9%。其中,廣告營收8790萬美元,來自其它方面收入2000萬美元。微博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利潤為1090萬美元(采用NON-GAAP標準),利潤超出了華爾街預期195%。
這一季度,微博已經是連續第三個季度盈利了,表明其商業化進程進展順利。從數據來看,中小客戶市場再次成為微博收入高速增長的關鍵。得益于自助廣告產品的持續優化和中小企業渠道的健康發展,二季度微博中小企業和自助廣告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63%,客戶數量也增至44.3萬。
今年原生廣告的平臺增加,尤其是微信加入帶動了整個原生廣告市場的熱度。以往這個市場的主要玩家是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相信今年會有大量品牌廣告主進入。市場擴容對所有平臺都是好事,微博作為目前國內原生廣告產品體系最完善的平臺,將是最大的獲益者。
聚焦用戶:低線城市成為增長主力
2015年6月,月活躍用戶數(MAU)直升2.1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6%,這是連續第9個季度保持30%以上增長。此外,2015年6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DAU)也上升至9300萬,較上年同期也增長了34%之多。
活躍用戶的增長,說來還是靠的二三線城市的推廣。上半年,中國與微博在市場宣傳、聯合營銷、產品融合上深度合作,就有超過100檔綜藝電視節目,86部電影,20個主流手機品牌之多,不得不說,這些合作在擴大用戶影響力和覆蓋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用戶滲透上取得較好效果。Cnnic的報告顯示,上半年新浪微博在1-5線城市的覆蓋率都超過65%。
CNNIC公布的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6月底,我國微博客用戶規模2.04億,網民使用率30.6%。隨著搜狐、網易、騰訊等競爭對手陸續撤出,微博市場出現了大片空白。如果繼續專注于一線城市,新浪微博的用戶規模將很難擴大,尤其是無法接管騰訊微博讓出的低線城市市場。
在這些城市電視、手機都是重要的推廣渠道,微博與這些領域企業的合作,也證明了其希望快速進入低線城市的想法。正如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說:“微博的MAU保持強勁增長,得益于我們致力于提高客戶體驗、增強對一線城市以外的滲透和擴大我們與電視電影業的伙伴關系。“CNNIC數據也顯示,微博用戶中使用新浪微博的占69.4%,新浪微博一家獨大的格局變得更加穩固。
聚焦活躍度:互動量增幅跑贏用戶增幅
第二季度,微博信息流的刷新量、用戶互動率已經超過了日活躍用戶數的增幅。暫且拿今年六月份和去年第四季度做個相比,日活躍用戶數的增幅大概是16%,而信息流的刷新量的增幅則在30%左右,顯而易見,刷新率的增幅將近是日活躍度的一倍!
從去年開始,微博已經明確了興趣社交平臺的方向。幫助用戶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對維持和提升平臺活躍度就至關重要。去年下半年微博開始對信息流進行優化,通過大數據分析增加高質量、高互動內容的曝光次數。另一方面,通過對垂直領域作者的扶持,增加平臺內優質內容的生產,并開辟私信和官方賬號的傳播渠道,增加這些內容的觸達率,全方面的來吸引用戶一起互動。
由于用戶的上網習慣日益細分化,對不同網絡應用的需求也進一步明確。新浪微博上半年在手機端推出微博運動和雷達兩個重要的新功能,并基于新產品功能與各大電視臺進行全面合作,讓用戶在手機上可以實時參與到不同形式的綜藝節目互動,就像支付寶一樣,大家紛紛意識到了場景的重要性,在移動端里做場景互動不是例外。微博一季度收獲的月活躍用戶里,86%就來自移動端,這個數字,其本身就說明了很多。
去年,騰訊微博并入騰訊網并停止功能更新,使三至五級城市的用戶需求出現真空,客觀上為新浪微博的下沉提供了有利條件。但話說回來,隨著地區間移動互聯網接入條件差距的縮小,低線城市微博用戶規模還存在擴大的空間。 在一二線城市,通過新技術為用戶提供新的互動形式,也有助于提升活躍度。
所以說,革命尚未成功,微博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