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已經變成大家基本的購物方式,而且網購不僅從日用品升級到電子硬件產品,汽車、房子也可以通過網購的形式完成交易。南京的王小姐就在某網購平臺,看到了法院對房子的拍賣公告,在完成交易的過程里,被不法分子利用“400”號碼行騙,導致損失300萬。

事情的起因源于王小姐在某購物平臺看到了法院對房子的拍賣公告,她隨即聯系了客服。客服告訴她,根絕平臺購物的規則,王小姐需要用支付寶交付定金,同時,由于房價較高,需提高支付寶交易額度。
但王小姐并未聯系到支付寶的官方客服,而是在百度搜索到了所謂的支付寶的客服電話。這一電話接通后,騙子采用連環誘騙的形式,讓王小姐屢次中招。
首先,客服告訴王小姐,要快速提高交易額度,必須以高于需提高額度的銀行卡余額100元的數額向支付寶提供的專用銀行卡內賬戶打款,這個專用銀行卡用于“驗資”,一共要打四次才能提高支付寶日交易額度。要求比激活卡余額高一百元,目的就是使得轉賬支付不能成功進行。
為獲取信任,騙子誘導王小姐向其老公賬戶匯款,果然顯示轉賬失敗。失敗原因是因為,額度只有三百萬,轉賬三百萬零一百元,是不可能轉賬成功的。接著,請王小姐向騙子提供的支付寶專用賬戶轉款“驗資”,因為失敗的經歷,王小姐發現不能將錢轉出,便向所謂的專用賬戶匯款,而這一瞬間,騙子迅速向王小姐的卡中轉入二百元,這樣王小姐的卡內余額變成300萬零兩百,自然可以順利轉賬。
轉賬成功后,王小姐慌了,咨詢“客服”,但是“客服”為了拖延時間,累計在20分鐘像王小姐轉賬23160元,并將余款轉移到其它銀行賬戶中。等王小姐掛掉電話,余款再也沒收到,王小姐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為提高客戶服務質量,國內大型企業基本都開通了400電話作為客戶服務熱線。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廣大群眾對400電話的信任,搭建400電話平臺或使用任意顯號軟件,顯示銀行等大型正規企業的400號碼行騙,導致一些人一不留神就中招。

在民眾提高警惕的同時,手機廠商如能考慮在手機中加入相應的保護措施,使手機避免類似詐騙也是不錯的防御手段。例如即將于8月26日發布的360奇酷手機,為了防止詐騙,360奇酷手機自帶惡意程序識別功能,能夠查殺竊取機主數據的木馬等;另外360奇酷手機或可識別詐騙電話,機主在接到不法分子的電話號碼時,奇酷會直接對其標注為詐騙或騷擾等,以杜絕在后續操作中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