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中國的網民來說,為優質內容付費的觀念還十分薄弱,這可以說讓國內正規視頻網站這些年吃盡了苦頭。
“現在只要你用智能電視,電視貓里樂視的東西都可以免費看……為什么有50%的傻瓜愿意去付錢。”這是今年6月19日晚,華安基金分析師楊曉磊在上海第一財經《公司與行業》節目中的一句發言。這一公開支持盜版盜播的發言,曾激起了樂視和輿論的強烈反擊。
這一事件除了反映了某些人對于商業常識和準則的無知漠視,也從側面說明了以電視貓為代表這類視頻聚合APP已經成為國內視頻盜版盜鏈的主要平臺和工具。在國內主要視頻網站均已經確立了正版視頻商業和發展模式的當下,盜鏈盜播作為盜版的又一種流行的新形式,正在逐漸成為全行業的毒瘤,破壞著整個視頻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
由于大量盜鏈盜播的存在,使得騰訊、樂視、愛奇藝、優酷土豆等主流正規視頻網站每年的經濟損失數以億計,已經對它們的利益構成了極大的侵害,所以紛紛拿起法律的武器,對那些瘋狂的盜鏈盜播廠商進行打擊。據有關人士預測,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不斷健全和發展,借鑒之前快播案件的處理方式,應該將盜鏈盜播列入刑事追責的范圍,從重處罰。
快播被重罰的教訓不遠
雖然國內的視頻網站大多都走過了放任盜版橫行的草莽時代(樂視網除外,這家視頻網站從一開始就確立了正版的路線,因此建成了國內第一的視頻內容版權庫),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糾偏和撥亂反正,近些年來,樂視、優酷土豆(現已更名為合一集團)、愛奇藝、騰訊視頻等主要的視頻網站都在堅持正版的發展道路。
盜版的危害已經無需贅言,大到文化續繁榮創新的需要,小到尊重別人智力勞動成果的基本道德,雖然它符合大多數人貪婪自私的本性,一種直接可以等同于偷盜的行為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再有人為其辯護。保護知識產權、打擊盜版也早已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和準則。
我國在打擊網絡盜版方面雖然還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些年也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2014年國家有關部門對于老牌盜版工具平臺快播的關閉和重罰可以視為一個階段性的標志。
快播曾經是國內一個著名的視頻播放軟件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它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帶,靠為中小站長提供技術平臺,幫助他們發布視頻資源,獲得用戶。但正是這種模式,成為了盜版泛濫的溫床。有統計稱,國內僅僅是依靠快播做盜版影視內容的網站就多達萬家,其中年收入超過千萬元的網站就接近10家。這僅僅是盜版電影站的情況,而發展更為隱蔽、吸金能力更強的色情網站,則根本無從統計。
實際上,國家對于快播嚴重盜版侵權的行為早已進行了長期的深入調查。2011年“劍網行動”中,北京市版權局及國家版權局收到關于快播播放器播放大量侵權節目的投訴,北京市版權局開始對案件進行調查。2012年7月25日,由國家版權局牽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信部五部委組成工作委員會,決定對快播的侵權行為立案調查,即“7.25專案”,責成北京市版權局和北京市公安局組成聯合專案組進行調查。
截止2013年3月31日,網絡跟蹤統計數據顯示,快播播放器中可以播放的視頻作品有11萬部(部分重復),準確計算大約有5-6萬部不同作品,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未經授權的盜版內容。專案組認為,上述大量證據足以證明快播公司以盈利為目的,通過客戶端播放器開展經營活動,大規模復制、傳播他人作品,數額特別巨大,社會影響特別惡劣,已經達到了觸犯刑法侵犯著作權罪的標準。2013年11月,國家版權局對快播等處以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罰款25萬元的行政處罰。
事情并沒有結束,2014年5月,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通報,快播公司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情節嚴重,相關人員被刑拘,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擬吊銷其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2014年6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初步認定快播公司未經許可,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北京愛情故事》等影視劇、綜藝類作品,非法經營額為8671.6萬元,依法擬處以非法經營額三倍罰款,即罰款2.6億元。2014年8月,快播公司法人代表兼總經理王欣,在逃往境外110天后被抓捕歸案。
這次對快播的嚴厲打擊和天價處罰,標志著國家對于網絡盜版行為的處置力度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和階段。也為以后的盜版案件樹立了標桿。
盜鏈盜播成盜版新主力 行業呼吁刑法問責
快播代表的上一個盜版時代基本結束了,但是,隨著智能電視、OTT機頂盒、智能手機等終端的發展普及,以盜鏈盜播為主要手段的另外一種盜版開始大行其道,而且愈演愈烈。
盜鏈是指服務提供商自己不提供服務的內容,通過技術手段繞過其它有利益的最終用戶界面(如廣告),直接在自己的網站上向最終用戶提供其它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內容,騙取最終用戶的瀏覽和點擊率。受益者不提供資源或提供很少的資源,而真正的服務提供商卻得不到任何的收益。
盜鏈盜播的主要平臺和應用就是各種聚合類視頻APP,它們被廣泛安裝于各種OTT機頂盒、智能電視和智能手機中,它們的主要特色就是自己不擁有內容,而是通過聚合互聯網上其他視頻網站的視頻內容,提供給自己的用戶。它們的聚合視頻來源覆蓋了所有的主流視頻網站,還包括一些來歷不明的網站甚至是云盤。這種模式其實和原來快播所采取的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樣是借由技術發展的名義,以不存儲內容只提供傳輸工具來躲藏在所謂的“避風港”原則下。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托辭。
據有視頻網站人士介紹,這些視頻聚合APP已經有了一個長長的名單,包括:電視貓,VST全聚合,泰捷視頻、VST云電視、HDP直播、布丁視頻、蜜蜂視頻、阿貍直播、風云直播,魔力視頻、2345影視大全等。
它們的模式大同小異,大量視頻內容都是過盜鏈盜播實現的。而相關法律人士指出,盜播也是一種盜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其《實施細則》中的相關規定,對網絡盜版一定要嚴厲打擊。
以電視貓為例。2014年電視貓未經樂視網授權盜播其多達33部海內外影視大片,這些大片包括《機器紀元》、《甄嬛傳》、《敢死隊3》、《小時代-系列》、《觀音山》、《失戀33天》、《金陵十三釵》、《消失的子彈》、《遍地狼煙》、《白色傳說》、《山楂樹之戀》等。在一系列的取證工作后,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調查結果顯示,電視貓構成通過信息網絡傳播侵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相關規定,執法總隊作出責令其停止侵權,并對其做出罰款28000元的處罰決定。
不過電視貓并沒有收斂,前段時間又爆出其盜播大量樂視、騰訊的體育版權內容,在其體育分類下存在大量賽事的視頻,樂視體育的西甲、意甲、ICC國際冠軍杯、CBA都赫然在列,同時包括了騰訊體育擁有獨家版權的NBA節目。不論是影視劇綜藝版權還是體育版權,費用均十分高昂,動輒以千萬以億計,而以電視貓為代表的眾多視頻聚合APP用盜鏈盜播的方式,不但繞過正版視頻網站的會員收費系統和廣告展示系統,而且截流了用戶,給正規視頻網站造成了巨額的損失,據樂視相關人士介紹,他們每月因此遭受的損失高達上千萬。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樂視、愛奇藝等視頻網站開始拿起法律的武器對聚合APP廠商開始進行嚴厲打擊。
而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對盜鏈盜播這種新發展起來的盜版手段,也應該有可能會進入刑法追責的范疇。互聯網視頻行業的正規企業也正在積極的推進對盜鏈盜播更高層面的打擊。
誰會成為下一個快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