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億元!今年天貓“雙十一”支付寶交易額與去年191億元相比,大幅增長,而且創出新高。這既是阿里系電商造節的勝利,更是全體電商的勝利。在這一天里,京東商城成交100億元,訂單量是去年的3倍多;截至11日當天16時,易迅網下單筆數近35萬,下單金額超過2.84億元……除了天貓及淘寶,京東、易迅、當當網和亞馬遜等同行也是火爆共舞,披露的訂單量均達到全年峰值。
如今,只要能數字化、方便復制的,都成為被互聯網化的對象。例如圖書市場、服裝市場、鞋帽市場、3C市場等,這種屬于方便復制,體驗和售后服務跟得上的,都讓電商在這些領域中,對傳統行業形成非常大的沖擊。
以今年天貓公布的“雙十一”數據來看,單店銷售榜前十位中,有5位是服裝品牌,其中駱駝品牌以1.59億元銷售額排名第三,杰克瓊斯、優衣庫、茵曼、阿卡分列第5、6、7、10位,總交易額超過6.5億元。此外,3C家電類的小米、海爾分別以5.41億元和1.75億元交易額分列銷售榜冠軍和亞軍。
互聯網業界有句話:“所有還沒被互聯網改變的行業,終究都將被互聯網改變”。雖然如今只要我們想象得到的行業,幾乎都正面臨傳統行業和電商之間的博弈,但除了服裝類和3C家電類商品以外,未被互聯網打敗的還有很多。例如我們本期所要介紹的醫藥行業、家居行業、汽車行業、生鮮食品行業、金融行業……
在他們當中,有些線上線下渠道正激烈對抗,如今年“雙十一”中,國內19家家居賣場聯名抵制天貓家居O2O;有些則只是剛起步,如互聯網金融;有些則是配套環節尚未滿足完全電商化的需求,例如缺乏冷鏈配送的生鮮電商。
但我們不可否認,互聯網在未來商業社會中的作用。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張鴻認為,互聯網滲透了很多行業,打破了工農業社會的經濟規律,降低流通成本,通過復制、共享等方式解決了經濟學中“資源稀缺”的難題。
電子商務專家李成東分析認為,2011至2016年在線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為4.2%、6.2%、9.1%、11.7%、14.1%、16.8%。業界預測,如果繼續保持此增長態勢,2020年在線零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0%完全有可能。電商便利性、低價格、無地界等優勢將比實體店越來越明顯,電商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增長速度也會越來越快。
在那些尚未被互聯網打敗的行業中,究竟是電商侵占傳統行業的份額,還是傳統行業自己革自己的命,完成線下往線上發展的涅槃重生,我們可以拭目以待。(撰寫新快報記者 張瀟 陳慶麟 陸琨倩 龐倩影 見習記者 許莉蕓)
【銀行開網店仍止步不前】
在剛剛過去的“雙11”,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首次加入大促行列,僅11月11日一天時間,天貓及淘寶上的理財總成交金額達到9.08億元,其中國華人壽旗艦店5.31億元居首,易方達基金旗艦店成交2.11億元,這些數據都足以令保險與基金行業的所有同行眼紅。
事實上,此次“雙11”并非互聯網金融的首秀。今年6月,支付寶攜手天弘基金率先推出了“余額寶”,其所有擁有的1元門檻+貨幣基金收益+實時贖回可用于支付等一系列特性,被業界視為一場顛覆性的互聯網金融大潮由此拉開序幕。雖然成交的數據在迅速攀升,但與傳統金融現有的規模相比,互聯網金融依然是弱小的。
龐大的新生客戶群
事實上,讓保險、基金公司趨之若鶩的,并非只是表面的成交數據。此次“雙11”理財分會場的負責人問天坦言,在一天之內,基金公司通過網上平臺新增2萬多個新客戶,這才是他們看重的價值。盡管與傳統的服裝、家電、百貨品類相比,理財分會場僅占“雙11”成交金額的1/30,但是從登錄淘寶平臺的那一刻起,互聯網金融一亮相便顯示出強大的磁力,對新興用戶人群的吸引力尤為明顯。后臺數據顯示,理財分會場42%的購買金額,來自于26-32歲用戶,從本次購買易方達基金用戶上來看,僅有2586名淘寶用戶在此之前有過投資理財經驗,余下23000名用戶,此前沒在淘寶的平臺上買過任何的理財產品。換句話說,90%以上的用戶都是第一次理財。以富國基金的淘寶店為例,其副總經理林志松透露,“雙11”當天店鋪新增了2000多名客戶,戶均申購金額達到4150元。若從開店以來計算,已有5000名新客戶購買了富國基金產品。
“對于理財產品而言,用戶轉化渠道很重要,傳統渠道中主要通過銀行、線下第三方機構,部分基金公司也嘗試通過官網銷售,但顯然植入電商平臺后的轉化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理財的長尾效應
如果說互聯網可以為金融行業提供龐大的客戶群體,那這一作用還只是從互聯網的渠道功能上出發。但顯然互聯網金融的意義不只在此,在每筆投資背后,其意味著碎片化理財的巨大長尾效應。
2004年10月,美國《連線》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在他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長尾(LongTail)”理論,他告訴讀者: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熱門產品,不在傳統需求曲線的頭部,而在于需求曲線中那條無窮長的尾巴。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要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也就是要賺很多人的錢。互聯網上很多成功的商業都是以某種方式整合了長尾市場,而如今這種互聯網基因正在與金融密切融合。
來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國內所有個人有效基金賬戶數為7630.14萬戶。而綜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個基金賬戶的投資金額達到7.5萬元。但余額寶最初的統計數據中,戶均的投資金額不到2000元。在“雙11”中,真正購買理財產品金額超過5萬元的也不算多數,超過1000用戶的投入只有100元。大量達不到傳統理財門檻的消費者,在互聯網時代有了機會。
互聯網金融剛起步
對于是否可以顛覆或就此改寫金融行業,互聯網與銀行業的融合或許才是決定性的一役。然而引入銀行在淘寶開店的計劃卻一再出現變故。11月9日,廣發銀行網上營業廳剛上線5天就突然宣布歇業。其暫緩開業的公告上顯示,由于內部核準的原因,該行的網上營業廳開業暫緩,同時此前廣發銀行準備在“雙11”推出的四款理財產品也不能正常發售。盡管業內對于緊急叫停原因眾說紛紜,但更多人認為目前銀行進駐電商平臺依然是監管真空地帶,這或許表明監管部門依然對此存在保留意見。
“相比較保險公司與基金公司而言,他們開設店鋪只是銷售金融產品。但銀行不同,它不只是一個銷售方,它是國家信任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每一步的謹慎是必須的。”廣州某股份制銀行互聯網業務負責人對記者坦言。雖然銀行都在加快互聯網架構的建設,但這種互聯網化并不等于真正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從數據、流量切入金融領域,整個操作的邏輯是跟傳統金融業不同的。而這種逆轉帶來的,例如現在阿里所在做的小微貸款、定制的保險和基金產品、與購物支付掛鉤的實時贖回系統。雖然普通客戶只是看到了可以在網上買理財產品而已,但背后的改變是巨大的。”(張瀟)
【“汽車電商元年”未真正到來 】
相比3C、服裝、箱包甚至家具產品在今年“雙十一”意料之中熱賣,汽車銷售的崛起似乎有點出人意料。戰報顯示,搜狐等三家汽車電商號稱“雙十一”交易額達到235億元,相當于天貓成交額350億元的三分之二。但在瘋狂之后,有汽車界人士認為,“雙十一”不是常態,“汽車電商元年”也并沒有真正到來。
“雙十一”狂歡+汽車之家IPO
公開數據顯示,在沒有大力宣傳、沒有成為社會關注熱點的情況下,汽車電商今年“雙十一”期間成績驚人。“汽車之家11.11瘋狂購車節”訂購總量達17776臺,訂購總金額26.43億元;易車網“易車惠第三季百團大戰”雙11總訂單量達90466臺,訂單額超過117億元;搜狐“特惠車第3季11.11最高直降”活動總訂單量60556臺,訂購總金額92.05億元。
此外,汽車之家近日向美國證券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繼易車網之后成為第二家在美IPO的垂直類汽車媒體。汽車之家招股說明書顯示,其2010年至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達為8040萬元、1.35億元、2.1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2.7%。在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3.34億元,同比增長96.7%。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火熱的汽車電商似乎僅限于由汽車媒體發展的汽車電商。在天貓平臺,雖然進駐的品牌有33個,上至路虎、凱迪拉克,下至夏利、長安汽車。但從天貓的數據來看,品牌旗艦店在“雙十一”期間的銷售并不令人滿意。以天貓汽車行業成交量最高的東風雪鐵龍單日訂單額也不過2114萬元。而以汽車媒體成交額最小的汽車之家計算,其廠商訂單額首位的一汽大眾奧迪高達2.46億元,前五位的訂單額均超1.5億元。
汽車電商的隱患
雖然“雙十一”期間汽車電商的表現頗為震撼人心,汽車電商的前景也逐漸被人看好,但不少業界聲音認為,“雙十一”不是常態,“汽車電商元年”也并沒有真正到來。
汽車網購的一個特殊性是,它在全流程上尚不能實現,消費者最終還是要回到4S店體驗和完成購車手續,因此很難發展到像日常家用電器那樣的電商銷售模式。但汽車電商的威力正在呈現,它可以使廠家更好地尋找到銷售線索和整合客戶資源。目前主流車企也紛紛建立數字營銷部以拓展銷售,潛力非常大。
易車網聲稱自己打造的是奧特萊斯模式:“易車惠就是利用優勢形成垂直媒體電商化促銷平臺,幫助汽車廠商實現品牌營銷、活動招募、限量款推廣、團購促銷、限時搶購、區域促銷、秒殺活動、清理庫存等多元化營銷模式,從而實現高效的訂單收集和銷售轉化。”而汽車之家則自稱是攜程模式,汽車之家CEO秦致曾表示:“汽車做電商必須依存現有的服務體系,更像是銷售線索的轉移。和攜程差不多,沒有飛機和酒店,但是可以預訂。”
斯柯達進口車總經理蔡慶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剛邁入“全民購車”時代的中國人來說,汽車依然是一個非常私人化、情感化的一個商品。它不能僅僅以價格的高低去吸引消費者,鄰里相傳的口碑、氣味相投的客情關系、經銷商之間更好的服務,依然是主導消費者最終購車的重要因素。
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汽車經銷商轉型電商才是可行的模式。通過電子商務手段,經銷商還可以把各種服務放到網上來做,包括汽車用品采購,集納汽車用品供應商,建立起公平高效的采購體系,提升消費者服務便捷性和透明度等。“四位一體”的汽車4S店,做起電商來就能夠深度整合貨源、服務等各種資源,而不僅是將之作為促銷和線索收集平臺。(陳慶麟)
【藥店觸網仍處于“嬰兒期”】
雙11當天,天貓醫藥館日銷售額破8000萬元,加上其他網上藥店平臺數據,當日網上藥店的總銷售額突破1億元。然而這個讓醫藥電商們振奮的消息,在傳統醫藥人士看來實在太小,今年上半年傳統醫藥渠道銷售規模就達到了1250億元。有數據分析,今年線上渠道銷售額或可達到40億元,但若按照全年傳統渠道銷售額有望達到2500億元來算,線上占比還不到2%。
而且當記者詢問天貓相關負責人今年雙11醫藥館情況時,得到的回復是“品類太小,沒有詳細統計。”現狀讓人不得不正視醫藥電商的前景。正在此間召開網上藥店CEO大講壇也可見,整個醫藥電商都在自救狀態。
成熟網上藥商不愿打價格戰
新快報記者從多渠道獲得的銷售數據是,康恩貝官方旗艦店顯示,雙11期間銷售額達1350萬元,同比增長147.8%,位列保健品類目首位。廣東康愛多旗艦大藥房旗下的康愛多網上藥店,雙11創紀錄銷售650萬元,而不限于雙11當天銷量,在天貓醫藥館中,其是TC藥品+保健品類別銷售額行業第一,天貓醫藥館行業排名前三。1號藥網則表示,當天銷量比平時超10倍增長。健客網也表示,今年雙11年銷售額為幾百萬元。
1號藥網天貓事業部總監耿繼方表示,這次雙11線上藥店的主戰場還是在天貓醫藥館,雖然商家給予足夠重視,甚至出現了慘烈的價格戰,但從整體結果看只能算不溫不火,沒有出現大爆發。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網上藥店CEO表示,去年雙11,他們為了抓流量,搞過大促,一天下來銷售額雖然達四五百萬元,但算上物流成本、產品打折成本等,賠了七八十萬元。“今年初以來,我們店的流量和銷量都穩定了,就沒必要再‘賠本賺吆喝’。”上述人士表示,今年雙11沒有搞很特別的促銷活動。
藥品銷售仍是非主流
據了解,知名度高、常規在醫藥電商賣得好的產品在雙11都很暢銷。當天一款魚油單品就賣了100萬元的廣州快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廖光會表示,隱形眼鏡、計生類(尤其是安全套)及保健品是主流品種。健客網的蘇展也表示,對利潤貢獻大頭的還是保健品,占整體銷售額的五六成。另外,血壓儀、按摩儀等簡單操作的醫療器械也增長較快。不過耿繼方則認為,線上銷量最大的在醫療器械、隱形眼鏡、計生用品等品類,三者的占比超過了總銷量的75%,OTC最近半年增長也迅猛。而記者從天貓10強網上藥店的商家特點看到,醫療器械、計生類、隱形眼鏡、保健品是銷售主流。
記者了解到,藥品屬于特殊商品,運輸、儲存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這些都增加了網店物流成本。而這也是為什么網上藥店均以出售保健品、美容護膚品、醫療器械等為主,藥品銷售不理想的情況。(龐倩影)
【家居賣場拒當“線下體驗店”】
今年“雙十一”的電商狂歡節中,如果要數美中不足的,則是家居O2O戰略因19家家居賣場聯合抵制而草草收場的插曲了。這反映了傳統渠道與線上渠道在“地盤”上的競爭愈演愈烈。
天貓家居O2O遭抵制
對于家居行業,電商化已不是什么新鮮事。2008年,美樂樂在淘寶開設店鋪,而后創建官方網上商城。2011年,美樂樂在成都開設了第一家美樂樂體驗館。2011年,美樂樂開始布局線下體驗店之旅;2012年,天貓愛蜂潮城外誠家居體驗館開館……記者在天貓平臺上僅以沙發作為關鍵詞搜索,入駐的品牌就有208個之多。環節少、成本低、規模效應明顯的電商渠道能有效降低商品價格,不少家居業的人士對新快報記者都表示,電商是未來家居行業突圍的最重要渠道。
然而,正當商家們準備“雙十一”狂歡之際,10月28日,包括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歐亞達、月星集團等在內的國內19家家居賣場,在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公開的一份《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上簽字背書,聯合抵制電商平臺。意見中明確指出:不能變相讓賣場成為電商的線下體驗場所,未經賣場允許,不許利用賣場的商標、商號進行宣傳、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交易等。
隨后,天貓被迫解除了與家居賣家的O2O協議。但家居電商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的表現依然驚人。據天貓數據顯示,支付寶成交金額單店總排名TOP10中,羅萊家紡以1.55億元位居第四,富安娜以1.16億元位居第七,林氏木業家具以1.10億元位居第九。
賣場與電商利益沖突凸顯
目前,家居電商可以分為四大類:第一種是以美樂樂為代表的家居網上購物平臺;第二種是以顧家、喜夢寶等傳統品牌為代表的,借助第三方平臺在網上開店的品牌;第三種是家居賣場涉足電商的模式,成為商家與消費者的中間平臺,以居然在線、星易家為代表;第四種則是近幾年搭上電商快車興起的、只在網絡銷售的非傳統制造品牌,以林氏木業為代表。
可以說,目前對“雙十一”抵制最激烈的是傳統家居賣場。有業內人士表示,天貓家裝O2O計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消費者先從線上購得優惠券,付款后手機會收到驗證碼,消費者至實體門店挑選貨品,憑驗證碼刷支付寶POS機。但家居賣場前期的投資非常大,主要的收入是依靠場地的租金、“通道費”(包括陳列費、條碼費、節慶費等),目前家居賣場大多統一收銀,扣除租金后再將錢分給商戶。天貓想繞開家居賣場進行支付的做法,無疑觸犯了賣場的底線。
家居電商之路仍漫漫
誠然,賣場們這次集體抵制了天貓的O2O戰略,但對于電商本身,他們顯然并非持否定態度。今年11月11日,居然之家打造的自有電子商務平臺“居然在線”正式上線,而紅星美凱龍也早在數月前就已開通了官網商城星易家。然而,在線上與線下之間如何做到無縫連接,仍然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業內人士表示,與服裝鞋帽、3C電器、圖書音像等產品不同,家居產品的個性化、體驗性更強,如瓷磚需要選花色、切割加工,木門、櫥柜需要上門量尺、訂做、安裝。此外,建材家居產品以大件居多,對物流、售后安裝也有專業要求。如果在運輸途中發生磕碰、損壞,解決糾紛會很麻煩,退換貨也導致成本大幅增加。這是線下賣場的優勢,也是線上電商難以快速沖擊線下的重要因素。
【生鮮電商仍面臨物流瓶頸】
一直被認為難以撼動、以快消品為代表的生鮮超市也在今年進入了密集觸電期,1號店、山姆會員店、天貓超市、京東、順豐,以及垂直電商類的百森商城、田鮮蔬菜等,不難發現的是,除了沃爾瑪外,傳統超市零售也在嘗試,但仍以小規模的方式前進。
線上傾向走高端路線
電商經營生鮮可以說是直接進軍傳統超市零售的“心臟”,市場之巨大,連阿里巴巴掌舵人馬云也忍不住曬單,“淘寶大閘蟹品類已創造三天內賣出30萬只的業績。同時,海南香蕉三天也曾出貨580噸。美國櫻桃淘寶出貨量達170噸。”這種情況并不僅在天貓超市出現,“新西蘭的獼猴桃,澳洲的橙子,美國的櫻桃都是非常受消費者歡迎。”1號店副總郭冬東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常溫牛奶品類,我們每天都能賣出15個貨柜,占據國內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從這個角度上,傳統超市上線銷售并非不可能,而且由于品類不同,特別在生鮮部分,線上更傾向于走高端路線。郭冬東透露,雙11一天,僅上海的生鮮類產品就接到了2500個訂單,從上線至今,客單價的提升也很快。
記者了解到,目前1號店的生鮮超市大概有800個單品品種。郭冬東認為,“網上消費的群體對水果和冷凍冷藏比較感興趣,包括冷鮮保質期只有15天的牛奶、進口黃油、、三文魚、肉類等。”
線上銷售遭遇瓶頸
記者了解到,除了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及1號店外,包括永輝超市、人人樂、樂購、家樂福、永旺、百佳等都已“觸電”,但成功的并不多。以永輝超市旗下的生鮮類網站“半邊天”為例,今年5月,上線不足百日已下線。雖然該公司的副總裁翁海輝對外解釋,半邊天并非不做了,且官網上的鏈接已列進了永輝生活網。但記者昨日登錄“永輝生活網”看到,顯示仍是“站點升級中”的提示信息。
而其他超市品牌,如家樂福、樂購雖然均有上線“網上超市”,但品類并不豐富。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在傳統超市領域,僅沃爾瑪做得較為全面,主要是依靠此前收購的1號店,其次,沃爾瑪在山姆會員店也開辟了網上商城,這在行業內都算做出了規模。”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評價道,“從前超市感受不到電商對服裝、鞋帽等耐用消費品的沖擊。但當食品類、日化類產品紛紛淪陷,最后的生鮮食品也作為一個品類上線時,傳統超市面臨的沖擊才剛開始。”
雖然生鮮電商有著比傳統電商的優勢,但冷鏈配送還是最大的瓶頸,如何在二、三、四線城市普及,除了電商們的努力,還需要依靠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帶動。
同時,前期采購投入巨大、報廢率高也讓很多電商望而卻步,而培養消費者群也非一日之功,說到底,生鮮電商要真正撼動傳統超市零售的市場份額,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陸琨倩 許莉蕓)
【馬云再叫板王健林,任志強加入戰局】
去年12月,馬云曾與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就“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能否攀至50%”設下1億元賭局。馬云說:“如果王健林贏了,那就是我們的社會輸了,如果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經濟支柱,我們將輸掉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
今年“雙11”,在天貓創出350億的天文數字后,馬云又再出狂言稱,相信網購的力量可以把房價、物價打壓下來。馬云的邏輯是,當大家都選擇網上購物時,傳統商業形態的銷售量就會減少,進而商業地產價格就會降低。更進一步,商業地產房價下來了,房租成本也就下降,也就會帶動整個社會消費品價格降低。對馬云關于網購能打壓房價的“狂言”,任志強卻冷笑:300億也就是幾塊地錢,全國每天平均房屋銷售超過150億……
馬云和王健林賭局不斷升級
賭局重溫
2012年12月,來自電商行業和傳統商鋪領域的兩位大佬——馬云和王健林對未來下了一個億元賭局。雙方約定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占50%,王健林將給馬云一個億,如果沒達到馬云還王健林一個億。
賭局加碼
“雙11”期間,馬云表示:“(今年雙十一)成交額300億不是問題。我并不關心數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場的力量將房價打下去。”馬云還說,如果王健林贏了,那就是我們的社會輸了,如果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經濟支柱,我們將輸掉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
賭局升級
面對馬云對地產商與房價權威的挑戰,地產大佬任志強加入調侃隊伍。任志強用微博發表評論稱,300億也就是幾塊地錢。并指出,全國每天平均房屋銷售超過150億。
正方
線下將變成展示重點
在今年的“雙11”發布會上,面對賭局是否能贏的提問,馬云并沒有正面予以回應,只是表示,300億元不是問題,自己并不關心數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場的力量將房價打下去。“現在很多商場里的服務員比顧客多。企業家很聰明,當產業升級、網購起來后,不會把商業區作為重要投資,邊上的居民區成本也會降下來,讓中國物價通過市場手法調節。”
從邏輯上看,馬云的觀點可以自圓其說。目前,服裝、衣帽、數碼家電等領域的電商成熟度已經非常高,對這些傳統行業的線下商業模式已經產生了巨大沖擊。“蘇寧、國美都在發力電商業務,以往他們是靠在線下搶門店,未來這種趨勢肯定要改變。線下將變成展示重點,而以往選擇商業旺地來布點的模式,也可能會像體驗店、小型化、個性化,甚至社區化的方向變化。”曾經從事連鎖商業拓展的李先生對記者解釋。“以往一些商業地產也依靠這些大連鎖商業的進駐來帶旺人氣,如果連鎖商業選址變化,對于商業地產也肯定有影響。”
觀察
電商進入門檻會越來越高
記者了解到,依靠互聯網平臺的確可以降低渠道和人工成本,電商的門檻也更低。“但現在的電商市場競爭也同樣激烈,想從網上賺錢,獲取高額利潤率也并不容易。”從事了5年服裝經營的淘寶店主王小姐告訴記者,她的網店主要做外貿服裝。“我的單件衣服平均價格不到100元,純利潤以前有20%左右,現在只有10%。除了因為業務量增長增加客服外,現在網上的客流轉化成本也很高,各類廣告投放后,單客的平均成本也在0.5元-0.8元。如果不做廣告,太多的網店就會分流我們的客戶。”不過,在淘寶內部人士看來,電商市場做大,競爭加劇,利潤攤薄是正常的現象,“就好像成熟的商業中心,租金肯定比那些冷僻、新開的場子要貴。而且,以前大家上網買東西是買便宜貨,但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有個性、品質和創意的商品,而這些商戶會更有前景和生命力。這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而不能只依賴平臺。”
反方
傳統商鋪仍有不可替代性
究竟電商會不會影響傳統商鋪?記者采訪了廣州商業地產人士均認為,雖然電子商業對傳統商業已帶來不少的沖擊,廣州部分路段的商鋪租金在近期出現滯漲。但電商是不可能完全替代傳統商業。在電商沖擊下,傳統商業將向更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體驗式消費變革;。
電子商務難撼房價
信盈集團經營部總監劉雄指出,在當前指望用電商來降房價實現不了。首先,對商業來說,地段是決定性的因素,身居熱鬧的旺區中或城市發展核心區,始終有旺盛生命力。面對電商的沖擊,商場可轉型餐飲娛樂等體驗式消費,這是電商不可能替代的。另一方面,房地產不是單純的市場供需關系。地方財政需要,其他行業也需要它,所以房價下不下降,不是電商能撼動得了的。
小面積主題商鋪或難過
中原地產商鋪部總監法永能指出,“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那些以廉價商品為主的格仔鋪,或者是小商品、工藝品的零售市場,一定會受到較大的沖擊。畢竟這些十幾二十元的東西,估計以后大多數人都會直接在網上賣,所以從投資的角度看,前幾年流行的小面積主題商鋪,若沒有變革的話,以后的日子會難過。而一些黃金地帶或者具有較強發展前景的核心商圈商鋪,則仍會成為投資回報穩定向上的好選擇。所以不管電商如何來勢洶洶,好的商鋪,依然會是長線投資的好選擇。”
觀察
物流倉儲投資現商機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直接帶動物流業騰飛,“電子商務發展越快,對物流倉儲的需求也必然就會越來越大。所以說,倉儲物流也將成為未來一大投資新熱點。”美聯物業廣州工商鋪副總監勞耀波介紹說,“以前廣州不少三四線街區或者是社區內非主干道的裙樓商鋪都很難出租。但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主要為網購服務的快遞公司對倉庫的需求越來越大,三四線街區或社區非主干道街區的裙樓商鋪因為交通相對仍較方便而租金便宜,特別受歡迎。這也給曾經門面清冷的非主干道的裙樓商鋪帶來了生機。對預算不多的投資客來說,這一類商鋪也不失是個好選擇。(李琳 張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