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 通訊員 周沖 肖鳳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發布北京居民網絡消費現狀及滿意度調查結果。在對1004位城鄉居民網購族調查后得知,去年接近四成的受訪人群平均每月網購次數超過4次;月均網購花費在300元內居多,超過六成。54.6%的被訪者遭遇過“商品以次充好”。
調查顯示,去年北京居民平均每月網購次數超過4次的比重接近四成,其中7.8%的受調查對象每月網購超過10次;月均網購花費在300元以上的接近四成,8.2%的受調查人士每月在網絡上要花費1000元以上。
淘寶網和京東商城以絕對優勢成為京城百姓最青睞的購物網站,經常光臨的消費者比重均在8成以上。其次為天貓,經常光臨的消費者比重接近5成。
在網購種類上,消費者最常購買的商品是服飾鞋帽、日用百貨和數碼家電。此外,便民充值繳費、餐飲服務和訂票服務等也正被消費者認知和使用。
什么樣的人群更偏愛網購?調查顯示:性別、年齡、學歷和收入對網購均有明顯影響。其中,女性、年輕、高學歷、高收入消費者,網購的花費更大。
海外代購和海淘作為近年來新興的網購渠道,憑借品質和價格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調查顯示,19.9%的消費者有海外代購或海淘經歷。其中,化妝品是海外代購或海淘的最主要商品,其次為母嬰用品、箱包配飾和電子數碼。
網購受騙方面,調查顯示,71.9%的被訪者遭遇過“商品與實物描述不符”,54.6%的被訪者遭遇過“商品以次充好”。此外,43%的消費者反映曾遇到“物流配送不及時”。18.4%的被訪者在網購中有過“信息被泄露”的經歷;2.6%的被訪者有過“因網購而使銀行卡被盜刷”。
網購月均消費頻次和花費情況
單位(%)
網購頻次 網購花費
頻次 比重 金額 比重
3次以內 60.6 300元以內 63.5
4-6次 22.3 301-500元 14.9
7-10次 9.3 501-1000元 13.4
10次以上 7.8 1000元以上 8.2
■新聞鏈接
上班時間網購更易受騙
新華社天津3月12日專電(記者 周潤健)360網購先賠中心12日發布了《2013年度網購安全報告》。報告指出,上班時間網購最危險,“90后”是最容易被騙的群體。
這份報告顯示,2013年共有30613例消費者反映網購被騙,其中22259例遭遇木馬和釣魚欺詐網站。
報告指出,在所有網購欺詐案例中,發生在上午10點到12點的占比合計為25%,兩小時內網購消費者被騙比例高達全天的四分之一。從全天統計來看,網購欺詐在上班時間更加活躍。按地域分布,廣東、山東和江蘇是網購欺詐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