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先爬上山頂,再往下踢石頭”,才是雷軍真正的成功學。

文/青山
雷同學常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站在風口,豬也能飛”。風口是真實的,雷軍卻不是真的豬。雷同學隱而未發借由他人代為點明的“先爬上山頂,再往下踢石頭”,才是雷軍真正的成功學。
有風吹來
感受到風吹來,嗅到機遇,悟的背后是行業積淀深厚,萬事俱備而只欠東風。
有幾個人先行洞察到了,智能手機的發展演變軌跡,像極了PC。
功能機時代,手機高度集成、造型多樣、差異化大于同質化,硬件設計的附加值大于配置因素。無論是屏幕、電池、還是內部IC,沒有核心零部件一說,人們記得的是品牌個性,供應鏈廠商角色被淡化;智能手機時代,設計和組件標準化,從高度集成到逐漸“分解”,產品同質化伴隨著核心供應鏈廠商崛起。在這樣的條件下,供應鏈經營能力、營銷、系統生態和軟件的差異化就成了核心競爭點。小米和錘子就是典型,這一點我在iDoNews專欄《小米的長處,錘子的短板》一文中已有闡述。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雷同學不但對行業發展趨勢有著極為精準的判斷,對市場對偏好對人心同樣洞若觀火,對癥下藥。
針對景德鎮最普遍、消費者最頑固的屬性——“性價比”,雷同學瞄準1999當時市場還未被充分開發的價格痛點,網羅了一大批普通用戶。而一邊以高配置為核心競爭要素,打著跑分的噱頭在發燒友圈推廣,一邊又舉起“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大旗,淡化自己的弱項,給小米用戶洗腦(當然,價格敏感的小米用戶,設計的優先級不高)。
有了透徹的理解,每走一步都那么恰到好處。
先爬上山頂
起的早歸起得早,努力領先一個身位,先行爬上山頂,這個是真本事。
互聯網圈子了混了兩三個十年的老牌天使投資人,初次接觸手機硬件行業,還是風口的智能手機,如何做呢?不知道,就向先行者虛心取經。雷天使來到珠海,慈眉善目循循善誘,黃同學遂推心置腹,將零部件采購談判、供應鏈管理、營銷、乃至生產,事無巨細傾囊相授。中國喬布斯的光環就此從黃章飛到雷同學頭上。
屌絲用戶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以為聰明,不過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我一直非常佩服一種企業,它能從誕生之初不斷地被罵、持續地被“黑”,還能在被黑中成長起來,反過來。
很多人說小米的產品,內部靠拼裝、外觀靠抄襲、營銷靠流氓,你同樣可以拼裝、抄襲、流氓,為何沒有像雷軍一樣成功呢?
因為,即使是拼裝,你也得有本事說服打動高通這樣的巨頭以可以接受的條款優先給你供貨,即使是拼裝,也得有對產品的深入了解和毒辣的眼光,去挑選臺日韓真正牛逼又適合自己的供應鏈廠商。
而耍流氓誰不會,不過差別在于,你耍流氓別人一眼識破,就此不鳥你。雷軍耍流氓,可以耍得別人團團轉。耍流氓其實也是有技術含量的。
至于抄襲,是因為雷同學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貨色,才有的權宜之計。從MIUI到外觀工業設計,既然我沒有積淀,不懂,與其丑人多做怪,不如大大方方拿別人的成果為己所用。如此一來,既減少研發投入把錢用到刀刃上,又規避了設計和生產風險,加快了產品上市周期。雷同學之所以敢明目張膽地抄襲,還不是因為價格敏感的景德鎮用戶,沒有幾個會真正在乎產品有那么一點“雷同”嘛!
往下踢石頭
嚴格來說,雷同學不是先爬上山頂,再往下踢石頭的。而是邊往上爬邊往下踢石頭的。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小米還未成立前黃章的事情不算,雷軍朝媒體踢的小石頭,朝企業踢的大石頭,有下面這些。
以下事例按頻率從高到低排序:
No.1 科技圈當娛樂圈,自導自演編假新聞求關注

No.2 入股收購一系列對產品輿論有影響的中立機構或媒體

No.3 借助影響力以大欺小

No.4 虛假定價以及出貨渠道的不透明

No.5 水軍

No.6 抄襲
(本文是面對智商正常人士,這個就不上圖了)
可能有人會說,我就是不爽雷軍,我就是要“黑”小米,我就是不把成王敗寇當做自己的價值觀。這斷然是令人欽佩的。
雷軍可罵可贊的地方太多了,功過是非,一時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不過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市場反映的是偏好,是人心的集合,什么樣的企業能脫穎而出,其實是由我們決定的。就像二逼政府是眾多二逼民眾的集合,二逼民眾是二逼政府的濃縮,哪有什么對錯可言,存在即合理。
有什么樣的土壤就會出培育出什么樣的作物。只不過,美國培育出的是谷歌、蘋果,景德鎮培育出的是(潛臺詞:狗日的)小米、騰訊。所以,當大家噴小米的時候,其實也得掂量下,最終噴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