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記者 孟慶建
3月13日,百度旗下糯米網率先宣布推出“隨便退”業務:消費者在百度糯米下單,只要未消費,無論什么理由,都可以申請退款。然而,與此相對的是,眾多團購網站,甚至行業的一些主導者,也都存在大面積退款滯后或不能退款等問題。“新消法”今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消費者網購商品在七日內可以無條件退貨。這項規定直點團購網死穴,2014年團購網或再次遭遇料峭春寒。

電影票團購火熱的同時,投訴率也較高。資料圖
市民
取消訂單但商家遲遲不退款
“春節期間取消的一張團購訂單,婦女節都過去了,還是沒退款。”日前,深圳市民鄭女士向記者爆料稱,今年春節期間在某團購網站團了一個單子,因計劃改變,在團購條例允許時間內取消了訂單,直到現在也沒有退款。記者調查發現,2013年類似鄭女士這樣的投訴案例達數萬宗,與此同步的是團購網的“倒閉潮”。
2013年,資本和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讓電商行業迅速度過寒冰時代迎來春天,而團購網站卻一反往日鼎盛形勢迅速滑坡。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全國6000余家團購網站關閉4670家,死亡率達75%,截止到2014年1月,全國團購網站的存活數量僅為213家。而在“新消法”實施后將再點團購網死穴,2014年團購網再次遭遇料峭春寒。
“和朋友去吃飯,飯店非要收包間費”“團購消費,不開具發票”“團購退錢,拖死消費者”等一些投訴頻繁出現在一些專業團購論壇上。日前,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網絡團購類投訴占全部電子商務投訴27.53%,僅次于網絡購物52.38%之后。其中,虛假團購、團購欺詐、退款問題、霸王條款、發票問題、售后服務等成為網絡團購主要詬病話題,是“2013年度中國網絡團購十大熱點投訴問題”。
商家
百度糯米網率先推出“隨便退”
20年來首次大修的新《消費法》今日起正式實施。“新消法”第25條規定,“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這意味著,法律明確規定消費者在網上購物也有“后悔權”。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團購網站、電商網站并未執行,“不支持隨時退、不支持過期退”等條款依然大量存在。
此外,在“新消法”中,對網購出現的消費維權做出明確規定,提出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的先行賠付制度。即如果在網絡上購物,商品出現問題,消費者可以直接找網絡交易平臺交涉,而網交平臺需要先行賠付。
法行在即,3月13日,百度旗下糯米網率先宣布推出“隨便退”業務:消費者在百度糯米下單,只要未消費,無論什么理由,都可以申請退款。百度糯米此舉不僅推動團購行業停滯多年的服務模式再度升級,也使得“退款”真正成為影響消費者選擇的決定性要素。事實上,除了糯米團,其他團購網并未推出該政策。
據了解,目前團購行業的主導者除了糯米,還有美團等網站。此前,美團也推出了“隨時退”,但票務類、商城抵用券以及標有不支持隨時退的團單,均不能退款。此外,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主流團購網站均存在大面積退款滯后或不能退款等問題。其中,電影、餐飲、甜品、游樂電玩、足療按摩為“重災區”。
專家
團購網站或現更大范圍倒閉潮
中國消費者協會一位負責人表示,“新消法”實施后對一些動作緩慢的團購網站,殺傷力是巨大的。“首先,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或將再次顛覆。‘新消法’頒布后,團購網站繼續執行原有的退款規則不再可能。而跟進整改既需要時間,又涉及大量的資金投入,團購網站大多不能盈利或只能微弱盈利,法規的頒布勢必導致現存的團購網站生存壓力繼續增大,甚至引起更大范圍倒閉潮。”
團購網站的死亡,將帶來什么問題。回顧2013年“倒閉潮”,直接帶來的是維權問題,退款怎么辦?2013年,曾居行業前十名的聚齊網倒閉,100多位簽約商家和消費者在網上艱難地“維權”,甚至成立一個“和平維權群”,其中涉及總金額超過百萬元。
廣州世紀人律師事務所陳秋芬表示,團購消費者面臨維權成本高、跨區域維權難等問題,多數消費者最后只能忍氣吞聲。如何走出團購維權的尷尬?建立公益訴訟制度、提高網絡技術安全、構建誠信網絡環境等方式多管齊下,才能保障消費者權益。“新消法”的實施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也倒逼團購行業自我凈化,促使其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