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今年的技術開放日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再次提到“互聯網正在加速顛覆傳統產業”的觀點——“互聯網幾乎首先是顛覆了媒體,后來顛覆了零售,再往后是旅游,再往后是金融,金融可能現在才剛剛開始。”
此言并非危言聳聽。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迅速生長,讓傳統金融機構憂心不已。不過,“顛覆”并非“革掉”傳統金融行業的命,而是幫助其加速進化。目前,諸多業內人士都贊成這樣一個觀點:在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方面,最具前景和想象力的就是大數據的應用。
數據是金融機構的核心資產。傳統金融機構的數據類型主要以記錄為主,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資金來往信息、與金融機構的交易信息等等。對金融機構而言,處理信息不對稱和規模效益是其面臨的兩大問題。這兩大問題都要求金融機構擁有大規模和高質量的數據。然而,大部分傳統金融機構并沒有讓這些數據和信息真正產生價值。通過大數據的應用,能夠有效激活這些沉睡的數據,并為傳統金融機構提供新的分析工具,使其獲得豐富的客戶資源、開拓新的市場,并提升內部管理和運營水平。在麥肯錫等一些研究機構看來,銀行甚至只需要更好的挖掘和利用現有數據,就可以把貸款客戶增加一倍,貸款損失減少四分之一。
百度是搜索引擎平臺,搜索是直接暴露用戶的需求和關注的一種行為。而對于金融業來說,明確了大眾的需求也就意味著明確了應該選擇哪些公司的股票建倉。百度大數據通過多年的搜索服務累積下來的數據包含了大量的需求和可預測模型。利用搜索服務累積的大數據進行投資指導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早在2004年至2011年期間,英國沃里克大學商學院的托比亞斯·普賴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谷歌公司的關鍵詞搜索熱度研究工具“谷歌趨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發現如果大眾利用搜索引擎對某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往往代表了他們憂慮的情緒,這時候拋售是更好的選擇。相反,如果網民不再搜索相關詞匯,就可能意味著憂慮緩解,是建倉的好時機。在整個研究過程當中,他們發現“債務”這個熱門關鍵詞的搜索熱度波動最大。在7年的研究時段中,利用搜索熱度的反向操作,累計收益高達326%。
一個典型的例子,近日百度與興業銀行宣布在互聯網和金融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興業銀行將借助百度大數據的關鍵技術和核心優勢,通過消費者行為分析和洞察,為其新產品開發設計、業務流程完善優化、業務推廣模式創新等提供咨詢建議和解決方案。同時,百度財富上月攜手多家銀行,在上海區域上線百度“幫幫貸”產品,借助百度大數據優勢,讓推廣客戶高效、低成本的獲得銀行貸款。
可以預見的是,在本質即是圍繞不確定性進行風險定價的金融市場,大數據將為金融行業注入非凡的想象力。而百度憑借其在大數據上的優勢已經走在了前面。
7月8日,百度聯合中證指數公司、廣發基金宣布推出“百發100指數”,顛覆以往金融市場“指數”的編制方法,通過對百度海量的搜索大數據挖掘、分析,將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加入了指數編制模型,把市場投資情緒作為重要的因子之一。同時將傳統互聯網金融在理財產品銷售和融資方面的優勢與互聯網先進技術相融合,向投資工具領域拓展,讓金融機構有投資參照,讓市場有衡量坐標。
一個足以讓投資界人士震撼的數據是:自2009年至2014年6月30日,百發100取得的歷史模擬收益率達到545%,高于同期滬深300取得的19%和上證綜指12%的累計收益,也戰勝了全市場業績基準中證全指56%的累計收益。
對此,可能有人會說,歷史收益高并不代表未來收益會高。的確,在以“不確定性”為主要特征的金融市場上,預測是最難的事情,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幸運的是,大數據可為預測提供重要的參考。
例如,在不久前于巴西舉行的世界杯上,截至阿根廷荷蘭大戰后,百度大數據對世界杯淘汰賽預測的準確率高達94%。
由此,聯系到金融行業,我們也可以設想一下:未來的大數據技術,能否根據當日財經信息,股票、基金的搜索趨勢,結合大盤、相關行業、個股的走勢,對相關投資標的也做出“預測”?我們拭目以待。
關于青騅:青騅投資成立于2009年4月,管理規模110億元。系國內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強強聯合的知名資產管理平臺。
公司投資業務涉及量化對沖、固定收益、組合管理、直接投資等多個業務領域。公司投研人員均為碩士以上學歷畢業,核心團隊具備海外頂級對沖基金工作背景及大規模資金跨市場管理經驗,且建立了海外對沖基金通行的投資決策、風險控制及業績歸因分析流程。
公司擅長通過衍生產品對沖掉系統風險后尋找強于市場的正收益機會或無風險套利機會,并且對沖投資領域涉及指數、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及海外市場等各領域,從而力求能夠在任何市場條件下均為客戶提供長期、可持續、平滑穩定的投資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