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耿嘉俊)在新消法推出一個月之際,北京商報記者對各主流B2C網站調查發現,“不宜退貨”商品的界定問題仍難有效解決。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京東、蘇寧、1號店等B2C后發現,半數以上企業不支持黃金、珠寶、手表等貴重商品以及美妝產品的無理由退換。
對此,某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貴重物品在運輸過程中會出現損耗,消費者、企業以及快遞公司在商品的配送過程中很難做到流程的規范化,商品出現問題時往往會互相推諉,企業為回避此問題,一般會將貴重物品定為不適宜退換的商品。美妝品則是由于部分消費者會開封試用,退回后也會給企業帶來一定損失。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趙占領表示,黃金、珠寶類商品由于存在價格波動,而且每日都會有不同幅度的變化,商品性質不適宜退換貨,但手表、皮包等商品不存在價值敏感的問題,因此不能歸類在不適宜退換貨的商品類別中,而快遞中流程的不規范也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這需要企業及消費者在快遞的簽發上做到嚴格按照流程進行,從而降低各方面的損失。此外,不少美妝商品沒有密封包裝,因此出現消費者試用的情況,這往往是產品本身的缺陷所致,若商品本身有較為完好的密封,商家在收到退貨后,可以影響二次銷售為由拒收商品。
其實,退換貨難是網購遇到的最普遍問題。據《2013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退貨退款問題的投訴占比達31.36%,占網絡購物領域投訴問題首位。
新消法推出前后,天貓、京東、蘇寧、當當等電商平臺相繼推出退換貨新規,將無理由退換貨時間升級為7-15天。但“不宜退貨”商品的規定,仍存在頗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