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柳華芳
昨晚,北京下起了小雨,讓渾濁的空氣滌蕩出一絲清爽,接見了來北京融資的游戲創業者,邊走邊談論智能手環帶給我鍛煉身體的堅持和動力,數據化運動能讓用戶掌控自己的運動細節,這是智能設備帶來的巨大進步,而當我提到京東+計劃正在大力扶持智能硬件創業者時候,朋友有所驚訝:這不就是讓中小創業者也能玩類似小米的電商平臺模式嗎?
回家后,我躺在床上想這個問題,京東+在外部形態上確實像一個加強版的小米電商平臺,京東+計劃把這樣的平臺像saas一樣分享給智能硬件的創業者們來免費使用,讓創業者在銷售、營銷、資金等方面更加簡單,可以更專注于產品自身上。如果創業者要自己構建硬件電商平臺,建設成本、獲取用戶成本、供應鏈成本都非常之高,這會帶來資金的巨大壓力和團隊的大規模膨脹,這對于大多數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極客們來說是難以支撐的,所以,京東+計劃是一個智能硬件領域的一個加強版創新工場。
智能硬件的創新往往來自于極客群體和天才的工程師們,而小米的雷軍并非這種人,但為什么小米成功了,為什么musk的特斯拉可以很棒,應該我們要面對一個現實:極客工程師們的天賦需要在強大的商業運營和營銷能力支撐下才能真正地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京東+是那些沒有足夠營銷經費或不擅長營銷的智能硬件創業者們擁有一個免費的、完美的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和強勢營銷,你負責做好產品,京東+負責給你賣出好產品。
從智能硬件的整體大趨勢看,現在只是剛剛起步,中國的Nest還沒有誕生,京東看上了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空間,在京東+計劃推出之后,還發布京東智能云-智能硬件云平臺,從營銷、銷售端延伸到數據和服務端,這給我們一個暗示:智能硬件創業并非只是設計硬件,與硬件相融合的軟件和數據服務才是智能硬件成功的重要保障。京東智能硬件平臺是一個京東云計算技術和能力的完美釋放和集大成者,利用京東智能硬件平臺API,京東+計劃中的智能硬件可以將數據和軟件都托管在京東云上,并實現硬件互聯互通,可以用京東賬號直接登陸,這樣智能硬件的軟件體驗會更加快、便捷、體驗一致化。
如果說京東+借勢了智能硬件的全球火爆的時代背景,那么,智能硬件平臺則是謀局深遠,京東預感到了未來用戶會擁有不止一個智能硬件設備,而用戶很討厭等待和一個個注冊,所以,京東智能硬件平臺內置了京東賬號登陸,讓京東賬號有希望成為未來智能硬件粉絲們的統一賬號體系,一個APP可管理所有智能硬件的數據。京東在智能硬件平臺的賬號體系價值除了讓硬件設備用戶能有好的軟件端和數據端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背后的京東云計算產品組合的無縫接入,這些彈性云計算能力讓智能硬件創業者在迎來自己的產品爆發式增長的時候無需顧慮自己的運維支撐能力,只需要點幾下鼠標即可。
京東智能硬件平臺的推出,說明著京東在這個領域的戰略布局很龐大、很細致,從銷售、營銷平臺到資金扶持,從收購智能硬件廠商到開放能力給智能硬件創業者,從電商平臺到一站式解決方案。仔細品味,竟然發現京東+在做一個類似于app store模式的智能硬件大平臺,京東的電商能力、支付能力、云計算能力變成創業者的基礎服務和無縫解決方案,也為智能硬件創業們在未來開啟智能硬件free+vip的盈利模式提供了很邊界的模式創新放大器。
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京東為合作伙伴智能WiFi芯片技術,京東智能云已經在智能家居類產品Broadlink上應用(Boardlink是京東最近一年完成收購的智能硬件公司,wifi芯片技術可能是來自于這家公司),京東能夠開放出自己研發的底層技術,以后還可能開放出更多的底層技術。我認為京東+可能在謀劃讓智能硬件創業更簡單化的長期計劃,未來甚至可能模塊化基礎組件,如果基礎組件和元器件的標準化成為一種可能性,那么,京東甚至可以聯合京東+平臺上的智能硬件的創業者們進行集中采購,這樣的話,京東+就在眾籌式電商平臺、眾籌式組件采購平臺等多個維度可以整合資源,進而讓智能硬件的成本更低,從而推動智能硬件設備不僅屬于極客玩家,而走入千家萬戶。
京東即將上市,京東智能硬件平臺和京東+計劃讓業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京東,看到一個構建智能硬件產業生態的京東,一個想讓智能硬件更加普及和走入尋常百姓家的京東。京東作為一個IT男密集的電商平臺,當年劉強東篳路藍縷創業起家就靠的是硬件產品,如今智能硬件即將爆發,京東+攜帶智能硬件平臺這一王牌解決方案能否再造一個京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