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4日至25日,亞太信息安全領域最權威的年度峰會——2014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14)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第二日的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大學呂本富教授發表了題為《互聯網全球治理環境下我國面臨的網絡安全挑戰》的精彩演講。呂本富教授認為構建網絡空間安全首先要做到戰略清晰,戰略清晰是綱舉目張。而構成戰略清晰最為核心的要素就是要了解網絡空間具備的特點。

圖:呂本富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網絡空間具備三大特點,即技術特性、經濟學規律以及凈化定律。”呂本富教授詳細解釋了這三大特性。摩爾定律有效反映了網絡空間的技術特性,是網絡空間發展的最為基礎的驅動力。
呂本富介紹,網絡空間的第二個經濟學規律可以用Metcalf法則來表達,即網絡的價值等于網絡結點數的平方。換而言之,網絡的經濟價值體現在網絡的“大小”方面,越大的網絡連接的人員規模就越多,它的經濟價值就越大,這個理論很好的解釋了馬云能成為首富的原因。
“第三個凈化規律則是從物理、向化學、生物、社會時代,逐漸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我們現在處于網絡空間從物理階段向化學階段轉化的過程中。”呂本富表示,所有物體連接網絡的過程,即萬物聯網是物理階段。而化學階段則是會產生類似于比特幣等新物質。具有網絡特性與現實特性的O2O,就是我國網絡空間處于物理階段向化學階段轉化過程的最有利證據。
呂本富認為,在物理階段和化學階段之后,我國還會經歷生物階段、社會階段。在生物階段會誕生更多的“新物種”。在五至十年之后,有可能會出現類似于外掛網盤的“外掛大腦”。而社會階段則是更為高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可能誕生一些新的社會結構。將改變人們對于網絡的認識,成為一個互相融合的新時代。
針對于如何建設網絡空間安全,呂本富表示需要具備“能力之矛”和“防御之盾”。網絡空間是人類新的文明的載體,一定會有新規則誕生。這個新規則就是防御之盾,但在防御規則前,首先要擁有能力之矛,即具備強有力的博弈能力,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