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發生在百度內部的真實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有人體會到了世事無常,也有人感受到人間冷暖,而更多地人則開始思考:互聯網,究竟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思維方式or生活方式?
張靜,來自四川成都,是百度商業產品市場部一名入職兩年的普通員工。4月23日,正在上班的她接到了家里打來的電話,從母親的哭泣聲中張靜得知,家里因為意外突發大火,現有物品幾乎全部燒光,只剩下幾面快要坍塌的墻和一片唯一可以作為經濟來源的橘子園。
張靜頓時犯起了難,自家的橘子園已經經營了二三十年,但由于一直都是通過傳統的坐等收購者上門來收購的方式銷售,想靠在短期內賣掉橘子籌錢重建家園,真是難比登天。為了不讓家人過于擔心,在北京工作的張靜立刻請假回家,一家人商量之后決定,將已到了收獲期的橘子以成本價,在網上包郵出售。
張靜的母親之前曾在淘寶開設了網店,但一直沒有費心經營。此次因為大火網店重新開張,20天之后賣出了1700多斤橘子,但這遠遠不足以支撐家里重修房屋等需求的資金。張靜說,這千余斤橘子幾乎都是百度同事的愛心購買。無奈之下,張靜想到了通過百度內網發帖求助。
張靜的求助帖在公司內網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很多同事的關注,不少人都通過短信的方式向張靜父母表達了慰問。百度推廣公益幫扶小組在看到貼子后也第一時間聯系到她,通過溝通得知她家的橘子可以進行大宗批發購買,立即決定將其納入百度推廣農業公益幫扶項目。在很短的時間內,張靜家的橘子推廣上線了。

據張靜回憶,橘子推廣上線后的第一天,僅僅投入98元推廣公益基金,就吸引了122個潛在買家,接到3通咨詢電話,而到了第六天,就已經賣出3000斤。
“為了盡快幫張靜家賣出橘子,我們進行了3次搜索推廣優化,同時在幫扶信息中留了張靜父親的電話直接跟進線索,每周還會兩次跟張靜的父親電話溝通跟蹤效果。”百度推廣公益幫扶項目小組的相關人員說。
“我的父親接到那些電話時感到很意外,他說二十幾年來一直都是用傳統的方式來賣,到了橘子成熟期就給固定批發商電話或坐等批發商上門,這種方式對于農民來講完全沒有議價權,村里那么多人種橘子,批發商看誰的價低就收誰的,沒想到一場大火讓他接觸到了搜索引擎,而且同樣都是在網上銷售,沒想到百度推廣的效果這么好,也更為女兒能在這樣的公司工作感到驕傲。”張靜說。

推廣進行到第二十八天,投入的推廣費只有3653元,但賣出的橘子卻達到了2萬3千500斤。百度推廣公益幫扶項目小組的同學們看到小帳本上每天的數據變化很是欣慰,而張靜自己也算了筆帳:橘子賣6.8元1斤,現在共賣掉23500斤,共帶來159800元的收入,家里的燃眉之急終于解決了!
在百度工作了兩年,張靜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互聯網對自己和家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善,“大火雖然燒掉了很多值錢的東西,但卻讓我們全家看到了農業在互聯網領域的廣闊前景。傳統農業銷售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但是互聯網能夠消除這些信息障礙,將供需有效配比,達到很好的銷售效果。”回顧一個多月的經歷,張靜感嘆道。她希望今后自家的橘子園可以在互聯網領域有更多嘗試:“下次還可以試試發動團購。”
據了解,百度推廣農業幫扶項目于去年3月啟動,主要面向全國范圍內的農戶,由百度出推廣資金及推廣資源,免費幫助農民朋友們借助百度推廣平臺銷售滯銷農產品,解決農戶常常面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短短一年中,有花5000多元20天賣出126萬棵滯銷樹苗的故事,有花1000多元19天賣出190噸滯銷花菜的故事,有花4000多元20天賣出100多萬斤滯銷蘋果的故事,更有去年雅安地震期間2000多元6天時間幫農民朋友賣出100噸滯銷中藥材的故事。一年的時間,百度推廣公益幫扶項目共幫扶超過30個有困難的農戶,總花費60510元的推廣公益基金,最終賣出滯銷農產品9560噸。
其實在公益幫扶之外,有60萬中小企業通過百度推廣平臺獲得發展,他們懂得并擅長利用這種“小投入撬動大營銷”的互聯網思維方式,來改變他們的生意和生活。百度帶來的互聯網思維每天都在切實改變著企業經營和網友的生活,不僅可以給主動尋求幫助的農戶帶來溫暖,更能幫不知姓名的數億網民實現更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