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YOHO!有貨而言,近期亮眼的動作無疑是年初對外宣布拓展的明星合作潮牌開始陸續上線販售,陳冠希主理的CLOT Tee于今年4月正式登陸YOHO!有貨。曾經的快男蘇醒在蟄伏一年以后,也帶著他的街頭潮牌SPLITMAN,迎著世界杯的熱風在YOHO!有貨正式上線販售。

明星借助自身的影響力開創第二職業、成為潮牌主理人在國內外都已不是新鮮話題,但YOHO!有貨仍然將其作為加速品牌布局的重點之一,一時間關于明星品牌是否僅僅止于扯虎皮拉大旗的爭論亦再次浮出水面。面對如此爭議,YOHO!有貨市場副總裁任劍表示,YOHO!有貨有足夠豐富的經驗可以助力明星完成品牌的建設。
據了解,YOHO!有貨采取了深度合作的模式,從品牌定位、產品規劃到上市后的聯合發布都與明星全程共同參與,在商品運營、庫存、物流及客戶服務等后端流程上都給予規范化專業性的支持。在卷入層次上,也明確地界定了在推廣資源上共同分擔,并劃分為:由淺入深地將運營權限轉移給藝人去自行經營,或持續長期在YOHO!有貨專門渠道銷售兩種模式,給了明星自由的選擇,不對合作品牌的發展設限。

“進入這個市場的時機很對。”YOHO!有貨總裁鈕叢笑認為,“有貨能夠提供給藝人的品牌支持,不僅僅是一個渠道或者平臺,而是延長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分工。雖然我們不是第一個去這樣做的企業,但抓住行動時機的前提是前面的積累,如果有貨沒有一個長期經營原創品牌的經驗,就沒有底氣去與明星談合作。我們的目標是豎立第一個做好了、做專業了的明星品牌。”
放大到YOHO!新力傳媒集團的視角,YOHO!有貨潮流電商平臺的創立、近期App:SHOW的上線,也無不是由潮流雜志所構筑的潮人群體所背書,繼而抓住了互聯網電商與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契機。
回溯至2005年YOHO!集團的創始人梁超創刊《YOHO!潮流志》 :“當時中國并不缺高端時尚雜志,但那時候去趟中國香港、日本并不容易,雜志上介紹的很多潮流商品大家都很難買到,YOHO!不一樣,立足點是本土的、實用的潮流。” 緊接著2007年YOHO.CN論壇,2008年的電商業務YOHO!有貨上線,實際上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一個發展路徑,而并不是刻意地安排單獨發展一個環節。
直到現在,YOHO!有貨所推崇的“媒體+電商”模式也仍被行業認可。在YOHO!內部,雜志論壇等這些媒體跟有貨商城也不是完全割裂開的,還是在相互倒流、拉動。明星潮牌的啟動也成為YOHO!有貨做大蛋糕的必由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