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國外購物,一般分為“海淘”和“海代”。“海淘”,指的是你直接在國外網站下單,交給轉運公司郵寄回來;“海代”,是由當地人協助購買,然后再統一發回到國內。很多女孩都是“海淘”,也有人就說了,海淘和海代,最大的好處呢,就是讓奢侈品不再那么遙不可及。比如說,店里標價4000塊錢的名牌包包,通過代購,可以只花不到兩千塊錢就能買到!
很劃算,便宜了一半呢。低價又高端,應該就是“海淘”吸引女孩們的原因了。但是“海淘”也是有風險的。一位經常“海淘”的朋友說起這件事,也有不少煩惱:“國外代購的話,第一是擔心有假貨,再一個是現在好多國外代購都是說國內現貨給你郵寄,但是國內現貨比方說是包包是拿廣州的假包以假充真。如果你讓他國外郵寄的話,他會說這個包只能是原價代購,原價代購他會把匯率提高一點點,再一個他一般會加代購費,一般是300-500不等。那這樣加起來的話整個的費用會比你在國外托人買貴一點,所以可能不是特別劃算。這樣加起來這是網上購物一個讓人比較疑心的地方。”
沒錯,真假難辨,這是“海淘族”和“海外代購”最大的問題。
不過,有不少淘寶店都寫著“支持專柜驗貨”,買了以后拿到專柜去驗一下“真偽”不行嗎?
其實不少專柜是不給驗貨的。看看品牌店店長是怎么解釋的:
店長:第一個就是我們沒有這個義務。公司也沒有說給我們下達具體的函文,所以我們不去驗貨。第二個就是因為現在它的網站特別多,高仿的也特別多,所以我們也不確定它這個貨是真是假。
店長:我們不支持任何驗貨。首先我們公司貨品是從我們公司直接發到店鋪的,指定的店鋪。除非是我們的官網。
現在唯一可以幫忙驗貨的,是二手奢侈品店的店主們。他們經驗比較豐富,雖然給不了權威的檢測報告,但基本能識別真假。不過,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他們也愿意“出手”——就是你要把產品賣給他們的時候。
這種情況,或許未來將發生改變:從8月1號開始,海關總署《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將正式實施,未來將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進行監管。這是什么意思呢?“海淘”將有法可依了。
“可依”的根據,就是所有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不管你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將倉儲、物流等信息與海關聯網對接。這也就是說,代購貨物是否來自海外,是進口還是國產,大家上海關系統一查便知。其實,就相當于是海關總署畫了一個圈,讓合規的海淘企業、個人跳進來,把不合規售賣假貨、走私貨的踢出去。
海關監管跨境電商后,以天貓國際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將被悉數納入監管。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朋友圈代購多為個人行為,傳播范圍較小,都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行為,且由于注冊非實名制,監管和查處難度大,業內人士提醒,要警惕朋友圈“殺熟”。
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錢立根:因為目前我們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要保護的是依法經營,合法經營的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微信這種平臺大量的經營者,都沒有取得合法的經營資格。微信主要是自然人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