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最新行情

搜房COO劉堅
11月底,搜房召開面向合作伙伴的房地產互聯網大會,提出轉型的平臺戰略:搜房將搭建互聯網媒體平臺、交易平臺和金融平臺。
其負責金融平臺的搜房控股首席運營官兼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堅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如果你現在拿500萬出來,大家合伙去做互聯網金融,將來肯定是會死的,因為沒有征信,沒有信用體系,一擠兌就垮了。在做金融的時候,很重要的是拿錢去做什么,未來中國 90%的P2P都會死掉,能夠存活下去的只是少數。
為什么要做房地產互聯網金融
“搜房一直在做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本身和金融的交集就非常廣,買新房的人需要按揭貸款,二手房需要轉按揭,這些都是房地產金融非常核心的部分”。
劉堅表示,金融是托起房地產交易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平臺,無論是銀行按揭,還是墊資、轉按揭,都跟金融息息相關。搜房要做交易平臺,必然就會關聯到金融平臺,這樣才能讓交易平臺很好的運轉起來。比如二手房、新房這兩個房地產最大的部分,就需要資金在里面做重要的保障作用。
就比如淘寶支付寶的作用,更多的不是為了沉淀資金,而是為了搭建平臺,建立信用體系。搜房網的金融平臺也是一樣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否把交易平臺順暢地搭建起來,中間環節給予很好的保障。簡單撮合,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此外,互聯網金融跟銀行并不是對立的,更多的是一種支持,是對傳統的補充。對銀行來講,很多事情比較難操作,比如流程也約束擴展,做按揭也需要人力投入等,而互聯網金融則是采用金融機構的操作方式,在市場方面加以創新,能夠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也是順應整個政策的。
加之之前李克強總理提出,股權眾籌要放開,互聯網金融要支持。其實央行對互聯網金融也是持一種鼓勵態度,只不過設立了不能踩的紅線,比如非法集資,虛假交易等。這就需要互聯網金融更多地去探索創新,然后守住底線。
關于競爭
同業的競爭永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劉堅看來,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市場真的非常大,搜房以及其他的P2P都是為了給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也是創新的機會,遠遠沒到有你沒我的地步,大家一起做,才有意思。一個人做,也做不起來。
所以,搜房跟鏈家并不存在什么競爭關系,中國房地產每年1萬多億按揭貸款,有一個鏈家夠了嗎?鏈家在北京做的非常好,但還有大量的城市是享受不到這樣服務的,整個市場非常大,搜房落地的100多個城市,還有沒有其他人去做,搜房就可以去做。
面對之前潘石屹說要做SOHO互聯網平臺,劉堅認為對搜房也沒有太大沖擊。
搜房做的是平臺,搜房可以幫助這些開發公司、經紀公司來認識和了解互聯網,最好大家都能做,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在上面玩。如果大家都不了解,普及也是有難度的,但如果有這個需求,搜房可以把資源公開給你,將來那么多的開發公司都可以在搜房上賣產品,他們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互聯網平臺,他們所需要的技術、金融、交易平臺支付手段,搜房都可以支持。大家相互結合起來,力量才非常大,這個搜房可以找更多客戶,促進成交,線上線下打通,促進整個交易。
就比如,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買SOHO,還是想買萬達,這些在搜房都有,當需要挑選的時候,就需要用到搜房,就跟百度一樣,你不用搜索的時候,還用百度做什么。沒有影響,只有大家對互聯網都有理解的時候,才會大家都越做越大,搜房也越做越大。
搜房不但自己做金融,而且會聯合很多金融機構一起做金融,最關鍵是在房地產領域用互聯網的方式在做金融,這就是搜房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本質。然后搜房可以支撐上面的交易和移動平臺,通過渠道帶來大量用戶。
關于障礙
現在市場上都是通過互聯網來嫁接金融的方式,產生很多創新做法,P2P是一種,眾籌也是一種,發展非常快,有成功,當然也有失敗。
風險是一定存在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比如,在劉堅看來,搜房對行業了解比較深,在行業內做了這么長時間,還有自己的研究院,對各方面的分析預測,包括房價的變動,城市供應量變化。比如之前杭州的房價,前段時間大家很怕,但不管怎么樣,杭州是一個非常好的城市,非常多的人想去杭州定居,又是浙江省的省會,沒那么可怕。
當然,搜房最熟悉的是房地產和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新的領域。對金融來講,風險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很多傳統金融業,無論是銀行、擔保公司,都做了很長時間,但互聯網公司又是一個新領域,大家都是剛剛開始,有大量邊緣性問題,但大家可以去嘗試探索,金融產品更好的設計,金融和互聯網更好的結合,這些對大家都是很大的挑戰。
這跟大環境相關,比如央行有自己的征信系統,但非金融機構拿不到,這沒辦法,需要一個長期發展過程,如果你要貸款,那還得自己去打征信,如果像銀行那么快,當然好,中國的銀行是互相不連通的,A銀行的流水,B銀行是看不到的,搜房肯定更看不到,還是得自己去打,這降低了運轉的流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是一個過程。
未來怎樣的模式可以存活下去
在做金融的時候,很重要的是拿錢去做什么,未來中國 90%的P2P都會死掉,能夠存活下去的只是少數。
未來一定會有幾家非常大的公司,他們是沒有屬性的,就是純粹的借貸關系,比如陸金所,什么樣借貸的人都有,開場、開咖啡館、買房,包括人人貸等,都是需求非常廣泛分散,這樣的平臺可能會只留下幾家,當然他們都會做的非常大。
還有一類將來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他們有自己的行業,有行業的優勢,比如搜房,比如攜程,比如汽車之家等等,在自己的行業里面是No.1,懂這個行業,資金用途非常清楚,比如搜房,就是買房用的,只有在懂行業的基礎上才能把控風險,把控來自借款用途的風險,否則很難做。
在劉堅看來,大平臺加垂直平臺是未來P2P發展的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大的平臺什么都有,有雄厚的自己,很好的風控體系。而且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無論是風險的把控,還是信息的透明度,都不會亂來,不會隨便跑路。比如對于搜房來說,我知道你買哪兒的房子,北京四環,還是鄂爾多斯,如果買后者是不借的;我知道你借錢是為了買房子,將來還錢也是用于這個還款,這個風險就非常可控。再加上個人的征信和流水,對需求就非常了解,后面還有風險控制,當然可以繼續下去。
如果你現在拿500萬出來,大家合伙去做,將來肯定是會死的,因為沒有征信,沒有信用體系,一擠兌就垮了。 當然,BAT也會介入,一部分銀行也會介入,所有的這些才是真正有發展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