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恐懼癥”是高校畢業生走進社會,邁入職場時經常出現的恐慌情緒,對社會和人際交往的恐慌是學生們在進行校園和社會過渡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不過這樣的難題對于拿到百度offer的同學來說顯然不必擔心。因為對他們來說,進入百度就如同從一所大學畢業,走入了互聯網界的另一所“大學”。
2013年,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浙江大學的校招宣講中曾談到:“我認為百度就像一所大學,這是一個非常開放,適合創新的地方。”在李彥宏眼中,百度延續了大學應有的文化和氛圍,百度員工們友好地互稱“同學”。
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畢業生傅同學就說:“百度允許試錯的企業文化特別適合我們年輕人,校招的同學在開放的環境和機制中才會得到快速成長。”即使是剛畢業的同學來到百度,也很少會身感不適,反而很快就能融入其中,從培訓機制到興趣社團,都儼然一所高等學府的氛圍。
學校:我有獎學金 百度:我有“最高獎”
在學校,各路學神學霸以各種獎學金拿到手軟為榮,而在百度,程序猿中的學霸學神竟然可以get更多!比如——價值百萬美金的“百度最高獎”。這等福利也是百度更勝于大學的魅力之一。
在2014年的百度“Summer Party”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一口氣向6個項目團隊分別頒發了1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以600萬美元重獎創新,成為了業界的焦點。出手大方的李彥宏重金獎勵做出突破性進展及成果的項目團隊,參與者也必須是總監級別以下的年輕基層員工。

在為獲獎的“程序猿學神”頒獎后,李彥宏更是發表了一番肺腑之言:“幾年前,我們腳下所站的地方還是一片長滿荒草的空地,我們把它買下來,在這里建起百度大廈。當時我們把這片地圍了起來,并在圍墻上寫下了一句標語說:‘這里將成為亞洲的互聯網中心’。所有這些,要靠我們這一代人一起去創造。會有一刻你可以驕傲地對孫兒孫女說,看見那座樓了嗎?當年爺爺就是在那里改變了你們的生活!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