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季,以“潮流嘉年華”為主題的第二屆大型潮流線下盛會YOHOOD順利于上海世貿商城閉幕。據現場觀察,本屆活動在整體規模上較首屆實現了躍層式的擴大,一方面的體現在展會面積擴大為首屆的3倍,另一方面則體現在作為展會核心的潮流品牌基數由52個猛增至106個,CLOT、Stussy、Undefeated、SSUR、HBA等頂尖潮流品牌均在此列。
除延續無現金無購物袋的掃碼交易的支付環節外,各品牌現場互動活動、秀展、市集專區與Medicom 推出的BE@RBRICK 系列熊展成為吸睛亮點,使本次YOHOOD更具內容豐富性與場景可逛性。由此,單一消費體驗者的停留時間得以延長,更利于實現將參觀者轉化為新客。
原創潮牌升溫已見端倪 成就分眾差異性核心
據YOHO!有貨總裁鈕叢笑介紹,國內整個潮流消費產業中,主要的品牌體系分為三大支:一是國際知名潮流品牌(如NIKE、Diesel、Vans、Stussy、大小IT),二是明星潮牌(如陳冠希CLOT、羅志祥小豬STAGE、林俊杰SMG、尚雯婕ma puce 6等),三是本土原創設計師品牌。
國際知名潮牌逾55%的銷售在線上完成,其余45%的銷售集中于一線城市少數線下門店完成,明星品牌則由于演藝人員的特殊性,更易于形成線上渠道與藝人團隊推廣高度分工的形態,星光熠熠與跨國潮流風尚雖更具話題性,卻一度使本土原創設計師品牌的萌芽與升溫遭到忽視。
從本屆YOHOOD的品牌結構來看,原創潮牌的增長量不論從絕對值或是相對比例而言都是大頭,鑒于YOHO!最早切入潮流產業序列所擁有的集團行業領先優勢,將YOHOOD稱為國內潮流行業的縮影是并不為過的。同時,諸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街頭逐漸增加的買手店亦從實體角度詮釋了本土設計師品牌崛起的抬頭趨勢。對此,鈕叢笑認為,從涉及產業鏈環節的深度角度上來談,與國際品牌、明星潮牌、原創設計師潮牌的合作呈現順次加深的節奏,這在考驗有貨產業鏈管控能力的同時,也給YOHO!走向分眾生態屬性極致化打開機遇之門。抓住這個門前尚冷落的增長點,將使YOHO!有貨強化其專屬潮流標簽,鞏固其業內風向標的地位。
電商群雄爭霸 流量之觴阻礙從0發展
并不是說C2C這扇門被關閉,當超級平臺發展即將步入下一個階段,小賣家從無到有的路線將走得比以往更加艱辛。其中,政策不可避免的對大賣家的傾斜使得流量成為初生品牌的痛。YOHO!有貨依賴買手尋找契合潮流調性的原創品牌,品牌方迫切尋找到一個相對支持孵化并更加精準覆蓋其受眾人群的渠道,雙方一拍即合。
在方法論上,YOHO!有貨對于消費大數據做分析,吸取內容中心關于潮流趨勢的預測,給到設計師關于下一季度設計的建議。同時,打造爆款將不再是初創品牌積累第一桶金的唯一選擇,YOHO!有貨利用其旗下云集品牌共同投產的優勢,解決掉初生品牌單款生產量過小難以尋找接單生產廠家亦難以控制生產質量的矛盾,這對于品牌上升階段而言將起到強力助推器的作用。
下一步,YOHO!有貨將逐漸將重心轉到推廣原創品牌上來,同時,增加打造類似市集二手交易項目等擴充消費者體驗場景,圍繞分眾潮人群體提供除內容與商品以外的體驗,使YOHO!有貨無懼面臨格局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