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形式日漸復雜,在高度復雜的環境中知識管理話題漸熱,在流程、制度、技術之外,知識管理面臨著困難和挑戰。對絕大多數組織而言,最大的問題和挑戰是:要把很多分散的、零碎的信息合為整體,當然不應只是簡單的知識匯集,最關鍵的是“整合和組織”,特別是在一個動態的、相互連接而又復雜的系統中,如何推動知識管理的實施路徑和作用發揮是關鍵所在。
知識管理是指知識的發現、獲取、組織、利用、共享、傳播的過程。從信息和知識的短缺到過剩,知識管理的方式正在發生變革,單純的存信息的知識管理方式難以為繼,需要從知識和信息的利用入手分析,找到知識管理實施的路徑。
在知識短缺的年代,某個領域知識的掌握可能成為一個組織或個人的優勢。在現在,當互聯網將人類海量知識呈現在我們面前時,這一優勢已變得不那么得天獨厚。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的經營管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強調個性化和創新化,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企業知識管理愈發重要。
做了多年知識管理的企業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花費巨額成本構建的系統,知識內容夠豐富,夠強大,但員工根本不看或很少看,但矛盾的是,員工在工作中又會遇到知識阻礙,需要用知識去解決問題,這就顯現出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內容一定是有價值且圍繞業務范圍的,能解決工作中實際遇到的問題,最終效果是提升組織競爭力和經營業績,使“知識管理”不僅僅是個“好詞”,而能促使其成功實施。
成功的知識管理系統能夠幫助快速獲取所需資源,輔助決策和判斷,從而實現提升產品和服務水平、組織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
知識管理的實施路徑,首先是要企業組織建立對知識管理科學、全面的認知,重視對知識管理理念的宣傳和普及。制定知識管理規劃和實施計劃,整合業務領域內的資源,把握組織深層需求,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對策,明確信息和知識需求后,確認企業內部是否存在,或從外部獲取。對征集的知識內容進行多維分類,界定不同職能、部門的核心問題,從知識點、知識塊到構建知識體系,形成圍繞核心業務領域的知識結構,并已經實踐驗證。最后將“成熟”內容不斷填充到知識庫中,促使不同層級的管理者和員工主動參與建設與運營,提高全員對組織業務領域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推動知識共享。
又回到最初的問題:該存什么內容?沒有標準答案,每一個企業組織一定不盡相同,但可以確定,僅僅站在存內容的角度去做知識管理,一定舉步維艱。只有分析組織的具體管理問題進而用知識管理的方法去解決,才能使知識管理在組織中價值凸顯。知識管理的終極目標是整合知識,形成適用的、猶如人的大腦般的存儲管理模式,就好像在航行時有一副正確指引的地圖,知識始終就在那里,只有科學地加以組織,才能引領指航。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 單位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