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3日上午,華為在北京金融街麗思卡爾頓酒店召開了“2014華為經營業績預發布會”,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介紹,2014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預計約為2870-28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19%。2014年華為主營業務利潤預計約為339-343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利潤率約為12%,與2013年基本持平。
會后,孟晚舟接受了中外媒體的群訪,回答了有關業績的疑問。相關內容如下(經網易科技編輯):
記者: 華為2014年主營業務利潤的增長速度,與2013年相比有所減少,請問智能手機在投入中的占比是多少?未來隨著對智能手機投資的增加,是否利潤率也是會相應地減少?
孟晚舟: 2013年和2014年的主營業務的盈利率是基本保持的,12%左右。我們的研發會保持持續穩定的投入。關于終端的投入和產出的問題,我們在1月22日會有一個終端的圓桌記者會,在那里Richard余很愿意回答您所有的問題。
記者: 今年的業績能不能稱得上是華為史上最好的業績呢?另外,利潤的大概情況是怎樣的?請介紹一下。
孟晚舟: 應該說超過19%的收入的增長,令我們16萬員工都是滿意的。對公司而言,我們認為這個經營業績是符合我們的預期和規劃的。對于利潤的情況我們會等待KPMG的審計結束之后正式公布。
記者: 關于三大業務的組成情況,運營商業務是從5%到15%,這么大體量的規模實現高速的增長,是否具有偶然性?企業業務來說,同比增速是下滑的,去年是32%,今年是27%。對于這個新興業務來說增速下滑是否在預料之內?是否意味著這個企業業務今年要扣獎金?
孟晚舟: 第一個問題,對于運營商產業我們認識到華為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領先者,在剛才我的匯報中也看到了,TOP50的運營商持續為華為貢獻了超過70%的規模性的收入,這是我們運營商持續增長的保障。同時,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2014年我們也得益于全球的MBB和4G網絡的建設,使我們有這么好的增長。我可以給你一組數據,華為在全球已經建設了超過154張4G網絡,這個網絡數量也是世界第一的。
您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是關于企業業務的,我想說在企業業務領域和其他領域我們都是持續在追求有效增長的,對有效增長而言我們對企業業務的要求是希望它能夠充分地了解和洞知客戶的需求,掌握行業的特點,以及儲備這方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和人才的儲備,這是我們現在對企業業務的要求。最后我想說,不管華為的哪一塊業務,只要我們認定了方向,認定的目標,我們就會始終如一心無旁鶩地堅持下去,所以對我們來說數字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是值得我們深度投資和開發的,我們會堅持我們在這個領域的投資策略和業務策略。
記者: 企業業務現在是否盈利?
孟晚舟: 整個集團的營業能力和分業務的盈利能力,我們要等審計師的最終審計報告出來以后才能跟大家分享。對企業業務而言我們明確能感受到它的盈利能力在改善,它的解決方案對客戶的黏性在加強,我們會保持在這個領域的持續的投入。
記者: 我們看到很多國內的和國際的企業在做智能家居,榮耀也在跟創維合作,在智能家居方面進行投入,華為有沒有從終端層面加大對智能家居投入的計劃?比如與傳統的家電企業合作,或者在資本方面進行收購和合作?
孟晚舟: 華為所有的投入會始終沿著我們聚焦的管道展開,至于終端公司或者某一款手機會不會和其他的廠家進行深度的合作,在1月22日圓桌會上您的問題他們會樂意回答。
記者: 我想知道在2014年增長的業績中,我們在各個區域的表現如何?可否介紹一下,比如說重點的歐洲、北美市場以及中國市場。
孟晚舟: 目前華為已經在全球超過170個國家有銷售,剛才我也提到全球有1/3的人口在用華為的設備實現通訊,無論是分國家還是分區域,整個的經營業績是符合我們的預期的。您提到我們希望有更詳細的關于區域的經營情況,很抱歉我們只能等到KPMG審計結束才能提供,在4月份的分享會上我想您會得到更多的信息。
記者: 我想知道作為CFO您平時在公司中主要承擔的角色。其次是,對2014年的業績我們在財務體系系統上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措施,以提升公司的業績或者是降低成本?
孟晚舟: 謝謝你的提問,這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問題,也是我很樂意回答的問題。作為財務總監而言,是整個泛財經領域的所有的工作我都要承擔責任和參與,我的職責就是帶領財經整個團隊的所有員工一起來支撐各個業務領域的包括平臺組織和一線作戰組織的業務發展,使他們的經營能夠達到預期。至于您提到的新年賀詞是我寫給財經小伙伴的一篇內部的郵件,后來傳出去了。我寫這封信的初衷是想告訴大家華為就是這么一個努力奮斗、持續奮斗的群體,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樣為了夢想而努力,為了夢想而奮斗都是值得鼓勵和贊揚的。整個財經團隊伴隨著公司業務的增長也一直在成長,就2014年而言我們的財經團隊加強了信用管理和風險管理,僅這一項所對應的壞賬的減少就是28億人民幣。
記者: 是否能講一下各個業務在中國大概的比率以及在海外的增長的具體數字?第二個問題是關于美國市場的,美國市場對華為來說是關閉了的市場,今年華為是否會采用一些新的方法去進入美國市場,說服美國的消費者以及美國的國會,使他們相信華為的產品是安全的?
孟晚舟: 我們去年在運營商產業的迅速增長確實是得益于中國區4G的建設,中國區4G的建設使得我們在運營商產業得到了較快的規模性的增長。整個集團海外收入的占比在過去幾年都持續保持在70%左右的規模,也就是70%的收入來自于海外。
至于您提到的美國業務,我想說明的是首先我們的美國業務是正處于轉型期,從傳統的運營商業務來說,我們受到了行業的周期性的轉換的趨勢和美國政府的限制性的影響,在這個產業中,華為的策略是為我們現有客戶和未來的有可能的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對于企業業務而言,我們會加強與當地合作伙伴的合作,我想說明的是無論是我們哪個業務板塊,始終以客戶為中心這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至于您提到的美國策略,除了上述我想跟你分享的業務方面的策略,同時我也想分享我們在管理上向美國學習的一些想法。美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它先進的制度、明晰的產權以及對個人權利的尊重和保護使這個國家能夠持續強大,也是這個國家能持續強大的基礎。華為是希望在美國開展業務合作的同時能夠保持向美國的學習,使我們能夠持續建立開放的和合作的、共贏的機制,使我們公司得到持續有效的增長。華為歡迎開放合作和有序的競爭,我們認為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是離不開開放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的。開放競爭和鼓勵創新最終受益者一定是消費者。
記者: 我們注意到2014年華為的企業業務跟運營商業務的負責人和CEO進行了輪值、輪換,但消費者的CEO一直還在,余總到現在也執行了4年了,一直沒有變過,您從CFO的角度您能評價一下消費者業務的進展以及余總的工作怎樣?
孟晚舟: 我想說的是我與這幾位BG的CEO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他們也是令人敬佩的。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使用和選擇華為的手機,我想這就是對承東最好的評價。
記者: 我們看到去年消費者BG的增長勢頭是非常快的,主要是得益于智能終端手機迅速的發展,但我們也聽到了同屆的競爭對手比如說聯想就說現在在智能手機這方面的高速發展時代在中國市場已經結束了,因為中國市場現在是趨于飽和而且屬于高度的競爭狀態。我想問一下華為的消費者BG未來持續的增長是否能夠持續下去?隨著中國市場變得越來越飽和,是否能夠把競爭勢頭維持住?
孟晚舟: 我想借著您的問題首先表達一個觀點,看來趨勢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做得不錯,今天有這么多的記者不斷反復地問我們消費者業務的問題。但是關于整個消費者產業不管是投入還是未來的發展也好,我想還是到1月22日的圓桌會上,我想余承東的解答會更符合您的預期。
記者: 有很多的外界會關注各個業務上市的情況,因為其實任總以前也說過華為不會上市,可是終端BG由于業務的特殊性,有人會猜測為了業務更快更好地增速發展,華為或許能夠把這個業務特別地對待,內部有沒有這樣的討論?另外,今年業績非常好,任總說過華為是少年時期,以后會更好,這樣一個業績對你們來說還有增長非常大的空間嗎?內部的信息是充足的嗎?
孟晚舟: 上市和不上市都是一個企業資本的選擇和商業策略。對華為而言我們會在不同的階段根據業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和資本策略。無論我們是否上市,我們都會一直致力于更加開放和更加透明。未來5年我們企業的主要的目標是加強內部管理改革以及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剛才的分享中我們也提到了我們所聚焦產業能參與的ICT行業的市場空間在4000億左右,我們對未來的業務發展是充滿了信心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