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海平(微博),天使投資人,互聯網資深高管、戰略專家。
應騰訊科技朋友們的邀請,我對未來5年互聯網發展趨勢的五個預測:
1、國產手機成為主流,外品牌手機市場份額跌至2成左右。以手機為中心的智能家居市場火爆。
潛力公司:小米、華為
如果沒有特別技術的突破,以手機現有的技術條件,會復制PC和家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規律。最開始是國外品牌,后來國產廠商會因為營銷、成本等優勢成為主力軍。就像PC行業和家電行業現在很難看到國外品牌占主流,手機廠商也會走到這一天。
當然,有另外一個因素,基于硬件廠商的行業國外廠商不愿意做,PC和家電行業就是如此。手機不會那么快,但是家居和家電太需要改造了。未來有極大地改造空間,像智能手機一樣提升我們的用戶體驗。
這意味著現在做的比較好的手機廠商,比如小米和華為會成為贏家。
2、BAT中至少有一家沒落,但不會倒閉,直接跌入三流公司的行列。
可疑對象:不說了,得罪人
其實這一點大家說的很多了,現在的三巨頭肯定有公司未來五年會跟不上形勢,巨頭的沒落是必然的。國外互聯網的發展規律是大巨頭的倒下和新興企業的興起,國內互聯網也會延續這個規律。至于是哪家公司現在還不還好說。
現在領先的,五年之后肯定不會一直領先,現在落后的,未來五年肯定也會落后。當然領先和落后是相對的,現在誰也說不好。值得肯定的是,新興公司以巨頭想象不到的方式來打敗他。
我聽到最狠的一句話是,“未來打敗你的人,今天坐到你對面,你都認不出來他。“
3、O2O領域產生至少3家巨型上市公司,規模或超過現在BAT中的某一家。
可疑對象:美團等
這是顯而易見的。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滲透,傳統行業的下沉,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經濟總量。
傳統行業任何一個行業拉出來,其收入規模都會超過互聯網驅動的BAT公司的收入規模。
比如美團,現在僅以團購一種形式做了餐飲、電影票行業,但還有更多的行業等待著互聯網的顛覆。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幾家巨型的公司,毫不為過,也是必然的。
4、三大熱門行業金融、教育、醫療領域各產生一家大型規模的上市公司。
可疑對象:尚無
改革開放以來,金融、教育、醫療這三個領域是最后的堡壘,還沒有在市場化方面做有效的改革。這意味著,市場化的能量已經足以產生非常大的公司。加上互聯網的有利因素,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
這三個行業是錢最做的行業,每個行業至少產生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甚至某一家公司會超過BAT。
但是,這些公司目前只在改革的初級發展階段。五年不一定能完成產生BAT規模的任務,至少能產生較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在這個階段,可以確立自己的用戶模式、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但由于經濟總量一直在增加,所以超過BAT只是假以時日而已。
5、LBS領域產生至少一家百億美金公司。
可疑對象:滴滴、快的等。
LBS現在提的比較比較少,但依然值得重視。LBS和O2O已經沒有太大的界限,基于位置的應用和商業模式,已經有滴滴、快的等移動互聯網應用。未來還會產生比打車行業更多的LBS應用。
現在滴滴和快的的估值都已經是幾十億,五年之間產生一家百億美金的公司太輕松了,甚至都不超過五年。
立此為據,走著瞧。
作者簡介:
馬海平,天使投資人。互聯網資深高管、戰略專家。最早的互聯網營銷運營從業者,百度BD體系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就任新浪樂居副總裁、愛幫COO、萬達電商COO等職務。2014年6月創立一呼(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致力于深耕移動醫療和健康領域,已獲千萬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