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白不菜
大家都知道了,滴滴和快的“在一起”了。唉,猜啥都木用,來聽聽當事人——原滴滴公司總裁柳青,現“新公司”總裁的說法吧。(新公司的名兒還沒定呢!)
她今天心情不錯,跟楊姐嘮了一會。為了大家看著方便,整理如下。
項目名稱:“情人節”項目
立案:1月21號
柳青說:從開始起,雙方就一致認為情人節的時候可以達成,并且宣布。其實距離完成交割大概已經有幾天時間了——我們是上周的周四、周五結束的談判,已經拿到了所有投資人的簽字。
內部定的調子:打則驚天動地,合則恩愛到底
小過程:從很早起,程維和對方的CEO就時不時通話,每周基本要打一個電話,一起說一下現在市場的格局、情況等等,所以是有相當默契的,這是這個項目本身的,它是在很短時間的項目。
大背景:雙方都意識到移動出行這個行業非常的大,不光局限在打車,往上走是專車、拼車、公交、地鐵和代駕等等,這些分支領域都算移動出行。雙方也看到在全球其他國家已經有非常大的公司誕生,均覺得移動出行絕對不是光靠有夢想才能實現,必須是靠合作。所以,兩邊一談,大家都為了實現共同的出行夢想,所以走在了一起。兩邊團隊非常感謝對方在這件事情上作出的支持和貢獻。
關于合并過程:程維、老呂和我都是有比較強的個性的,這次的合并完全是管理團隊在主導,不像外界所說的好象是投資方、資本方的博弈,真正有經驗的人一看就能看到,這兩家公司都是剛剛才融過資,如果真的是被資本逼到那一步的,都是很久以前的投資人已經等在那邊上不了市才會有,怎么會說有剛剛融過資馬上就會被資本方逼迫合并,沒有這種事情的,消息不太可信。
一些關鍵問題:
1、合并后新公司董事長是誰?(楊姐最關心這事,是杭州的Jack 馬涅?還是深圳的Pony馬涅)?
柳青:現在還不能說。(但根據楊姐的第六感,是深圳的)
2、雙方股權比例如何?
柳青:也不能說,唯一能講的是雙方的股權比例各自都比較滿意,覺得是很公平又合理的,但具體的數字我今天不方便透露了。但是外界所傳的幾個版本全部都不對,無論是說相差10%、雙方均等和相差4%都不對。
3、未來新的業務規劃?
柳青:現在也不能說。請大家繼續關注。
4、財務投資者是否退出?
柳青:雙方都沒有。
5、滴滴的創始團隊管理層放棄的是什么?大股東的妥協是什么?
柳青:我覺得放棄的是對彼此的成見,觀點上的東西,比如彼此原來不熟悉的人,一直在競爭,一直在廝殺,你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有些成見的,快滴對滴滴也是這樣,今天放下更多的是成見,大家都認識到原來這個市場遠超過自己原來想象的。這個事情確實兩邊的投資人都沒有太參與,不管是戰略投資人,還是財務投資人,管理團隊主導的合并。
6、雙方合并后是否涉及壟斷?
柳青:我們現在是移動出行行業,去哪兒、百度、神州租車、易道、Uber、攜程都在這個領域里面,所以完全不涉及壟斷。我們自己的收入和對方的收入都沒達到談論壟斷標準。(楊姐注釋一下,不是說兩家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占絕大份額就會形成壟斷,還有收入上的標準,要么一家超過20億收入,要么兩家都超過4億。柳青說的是都沒有達到哦……)
7、合并之后,前端產品和平臺是各自獨立的,但是人力方面肯定要做整合?
柳青:對。我們肯定希望未來是一個團隊,是有過渡時間的,大家的焦點都在出租車,然后后來有了專車,今年兩家公司都計劃推一些新的業務的,剛才我說的那些新的業務都在里面,這些新業務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從產品、技術到線下營銷人員,所以,這是完全會整合在一起的——前臺、后臺都會整合在一起。
8、未來滴滴和快滴的品牌定位會發生分離嗎,兩家產品基本完全一樣?
柳青:這個階段其實還不太方便透露具體計劃,春節以后的發布會上再討論??隙ǜF在的狀態會有過渡期,但是沒有計劃好具體怎么做。
說產品完全一樣只是從外界角度看的,其實我們兩家有很多互補的地方,雙方有非常多互補的地方。比如對方有一號專車的APP,這些都是有很大區別的,人上有很大區別,比如他有哪些方面的人,我這邊有哪些方面的人,今天不講這些具體計劃的,今天更多的是宣布一下這個信息,春節以后再宣布。
9、過渡期大概是指多長時間?
柳青:可長可短,六個月左右吧,但是還要看具體的操作情況。
10、以后滴滴可以用支付寶入口嗎?
柳青:長期來講有可能,主要是看用戶體驗,為什么我們說管理層的獨立性體現在這些方面,為了確保我們將來做的東西是受歡迎的,不管是在哪種支付場景,還是像地圖等等,都是根據用戶的體驗來決定的,這個非常重要,這個其實是新公司獨立性比較重要的特征。(艾瑪,這是不是騰訊阿里的第一次握手?如果有了這個開始,以后會不會還有更多的?不知道,唉,我真是掙著賣白菜的工資,操著賣白粉的心……)
11、用戶數據會合并?財務數據?
柳青:對,在長遠的未來肯定是要并表管理,一家公司不會有兩套數據。財務數據當然也會合并,因為都是一家公司。底層技術兩個CTO都已經見過面,聊的很好,我和程維我們也都到杭州去見過對方團隊核心同學,聊的很好,為什么我說蠻有信心的,感情的基礎的化學效應已經開始發生了。
12、未來還會有補貼嗎?
柳青:移動出行行業還在教育市場階段,肯定要有補貼,這是必然的。今天我們說的市場份額,其實所有的出行軟件加在一起,比如出租車每天有三千萬單,兩個公司加在一起不到幾百萬單,市場份額的10%都不到。
13、新公司管理層有兩個CEO、一個總裁,你如何協調矛盾?
柳青:我將出任新公司總裁,公司名現在還沒有定。兩個CEO不挺好嘛,我來管業務方面東西,CEO和總裁的區別,CEO是全面所有東西都管,總裁可能更多偏業務運營多一點,日常東西會多一些,有可能看戰略、看宏觀的東西多一點。
14、你要給快滴團隊做的第一個事是什么?
柳青:春節以后拜年吧。
15、快的品牌以后會并入滴滴嗎?會是一個品牌嗎?
柳青:這個還沒有定,這個真的沒有定。
16:如果有三個方向作為規模擴大的可能性,第一從人流到物流,或者人流、物流兼容的拓展,二個是從城市內部到城鄉;第三,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拓展,這三個優先考慮的是哪個?
柳青:一切都有可能。坦白地講,這個確實還在計劃中,不太方便講的很具體。在我們看來,還是有非常多很強大的玩家在里面的,比如我們都知道外界已經傳的一些信息,確實是一個博弈,我們也要看看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未來著重發力在哪個點,所以,在這個階段不會講的過于具體。
17:公司整體的戰略規劃會發生變化嗎?
柳青:在原有基礎上會做一些調整,但是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盡管兩家合并了,但是這個市場太大,像補貼這件事情,我們會大量做補貼,拉新用戶進來,了解這個東西是怎么回事兒,寧缺毋濫,尤其是一個App。但是你想做什么和用戶需要做什么是兩個事情,我們可能要做用戶細化分析,分析他們想要什么。
18:打車的能下沉到三線城市就差不多夠了吧?四五六線基本觸及不了,對嗎?
柳青:要看用戶需求的逐漸升級,現在其實四線城市是有的,占的比重比較小,但是在逐漸增長。一二線城市專車跑得越來越快的話,三線城市在出租車上可以覆蓋的更密一些,我們計劃今年多覆蓋幾十個城市,其中包括三四線城市,這些都是比較新的市場,還是逐漸成熟的市場。
19、除了公交車、出租車、專車,再往后,比如我們兩家公司還會有什么?
柳青:有很多,拼車、代駕。城際間的不會考慮,更多是城市內的,
20、補貼這塊,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合并之后補貼的來源不再是融資的資本的投入,更多的要靠共享經濟的模式,比如開發出來廣告的模式,還有別的一些模式。
柳青:是的,在商務化上我們會做很多探索,在過去這段時間里,你也看到滴滴做了很多探索,有各種冠名的紅包在外面發,我們的車基本是移動4S店,比如新的廠商今天來找我們想賣新車的話,希望能夠在我們這邊投放一批,用戶可以試駕,車里可能有雜志、書、水等等。
21、這塊收入占比和專車凈收入占的比例大概是什么樣的?廣告收入覆蓋補貼的比例是多少?
柳青:逐漸在增大,但是具體數字不太好說,而且漲的比較快。我們很審慎的看待這種廣告,做的好是雙贏,做的不好,會傷用戶體驗,
22、合并的具體過程由誰來主持?從原來的打仗到現在的合作,如何調整?
柳青:按照慣例,合并后雙方會有整合辦公室,在辦公室里雙方都有主任,肯定是兩邊最核心的管理人,六七個人。兩邊辦公室主任和副主任肯定要想這個問題,這些都是在我們日程表上的,但是,現在還沒有一個計劃。
打架總是過癮的,短兵相接的時候總是有那種快感的,但是,你說放下,相逢一笑泯恩仇,去包容曾經的對手,這是很談的,這就是要放下的。
23、除了股權以外,你們主要談的是什么?
柳青:談的比較多的是理想,高層談的比較多的是到底你想做什么,未來的公司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未來的競爭格局談的比較多,我們自己覺得未來這個行業要想做出來還是充滿挑戰的。
24:這個合并是什么時候告訴雙方的馬總的?
柳青:合并成功前天時候才跟他說的,他們自己內部肯定有渠道了解情況。此前他們就都知道,像這種項目,都是要通知投資人的,否則沒有時間拿到這么多的簽字。這一路走來,雙方的馬總和雙方的投資人都比較了解管理層的特色,強勢的投資人很難投出特別好的投資,因為會扼殺團隊的獨立意志,很難真正投出來殘酷競爭下的贏家,所以,如果雙方投資人都意識到這時候還是要給團隊足夠的自由度,讓他們覺得有信心帶領這個新公司。
25:在專車領域,可以說神州他們有很多自己的車,尤其是他們前期投了很多牌照,對我們來說會有什么影響?
柳青:真的談不上影響,我們真的要看大盤,按照交通部非官方說法,原來所謂“黑車”市場跟出租車基本差不多一樣大,甚至在不能也會看到很多“黑車”。租賃車這塊,全中國的租賃車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就十幾萬張,是非常少的,這個市場還是極大的市場。所以我們才做補貼,拉新的用戶進來,這個時候,就像程維老師說的一句話,我覺得特別對,做企業就像跑百米跨欄,跨欄時候只能眼睛稍微瞄一下對手,如果你老扭頭看別人在干什么,自己看到往前就摔倒了。
26、如果有人現在想退出的話,會是由管理層來接嗎?
柳青:對,如果真的是有投資人想要退出,我們覺得公司回購是很好的方式,整個管理層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的,今天我們的財務投資人都希望能夠多買到一些股份,大家都看得到的,如果捋一下投資人的背景,他們都是非常大的,而且是非常長線的投資人。
27、上一輪的融資比較近,上一輪融資當時的估值對這次的股權設定的參考價值大嗎?
柳青:沒有關系。兩家合并后錢將用在技術的更新、產品的迭代和新業務的拓展上,而且還是要補貼的,我們真正的競爭對手應該是路邊打車的人或者打“黑車”的人,很多人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東西的人,這才是未來的競爭對手。還有就是Uber,還有易道等,這些都是競爭對手,我們也在想怎么用最好的用戶體驗留住我們的用戶,在營銷用戶上大家還是會很下功夫的。
28、面對監管層,之前滴滴和快滴屬于分別在監管層溝通,現在形成了一個行業的巨頭,會不會對監管層溝通帶來一些影響?
柳青:真的巨頭還談不上,因為兩個都是兩年企業,從監管角度來講,從政府角度來講,兩年的創業企業,收入都是剛剛開始或者沒有的階段,其實跟我們并駕要被監管的有很多家吧,但是,我們自己覺得我們有一個更統一的能力之后,我們跟各地交通委、交通部和其他方面匯報溝通的時候會更方便一點。
——————本來已經放假卻還要寫稿的分割線——————
插播一個小插曲:看看業界記者怎么解讀啊——這個挺有意思。
話說Jack馬和Pony馬都發來了賀電:
馬化騰、馬云祝賀滴滴快的“愛在一起”
馬云:
對滴滴與快的的合并,表示熱烈祝賀,非常開心。感謝所有參與項目的人的共同努力。相信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滴滴快的會取得更好的成果。在此,感謝騰訊,感謝滴滴團隊,感謝快的團隊,為了整個移動出行行業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以及放眼未來,顧全大局,以精誠合作的方式實現合并。
馬化騰:
祝賀滴滴快的合并。互聯網改變生活,“互聯網+交通”將成為又一互聯網化的行業。合并后的滴滴快的將成為這一大領域毫無爭議的領先者。未來的路還很長,預祝滴滴快的在提升人們出行效率、降低環境污染、促進行業就業等幾方面都發揮積極作用!
楊姐看到有記者在群里對這兩段這樣“分析解讀”——馬云祝福詞最后是句號,馬化騰祝福詞最后是感嘆號。這是否想表達:在新打車應用,阿里走到了句號,而騰訊的新篇章仍有無限可能!
楊姐聯想起這幾天騰訊發紅包被內部定義為“諾曼底登陸”,而支付寶錢包把同樣的項目命名為“中途島戰役”——艾瑪,這些文化人真會罵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白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