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消息,在今天的政協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詳細闡述了自己為何提出“中國大腦”計劃。
此前,身為政協委員的李彥宏提出兩項提案:一、建議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讓病人找到最合適的醫生;二是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跨越發展,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
在記者會上,李彥宏就為什么提出“中國大腦”計劃做出解釋,“人工智能技術在最近幾年突然一下開始有了實質性的應用,不管是語音識別也好、圖象識別也好,多語種的翻譯、無人駕駛的汽車、無人駕駛的飛機、智能制造的機器人等等,背后最基礎的技術都是人工智能技術。中國大腦這個項目啟發于美國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搞過這種集國家之力的大型科研項目,而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一個技術的制高點,集國家之力應該可以搞這么一個項目,做全球最大規模的東西。”
李彥宏呼吁,“希望未來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國的科研機構和中國的國防產業、國防軍隊層面搞科研的能夠更加緊密地合作,真正做一些奠定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在全球創新領域地位的事情。”
李彥宏還就《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互聯網+計劃提出自己的看法。其表示,“互聯網+計劃,我的理解是互聯網和其他傳統產業的一種結合的模式。這幾年隨著中國互聯網網民人數的增加,現在滲透率已經接近50%。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得互聯網在其他的產業當中能夠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尤其是O2O領域,比如線上和線下結合。通過網上到網下獲得服務的這種形式,我覺得是非常有前途的,是能夠培養出來,也是大家感覺非常方便的。”(文/陳岑)
以下為李彥宏在全國政協記者會接受媒體提問時的現場實錄:
記者:我的問題提給李彥宏委員。現在互聯網已經非常廣泛地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專門提到了“互聯網+”計劃,要推動移動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的結合。未來您覺得互聯網還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我們又能從中享受到哪些服務和便利?謝謝。
李彥宏:我對“互聯網+”的理解是,這是一種互聯網和其他傳統產業相結合的模式。這幾年,隨著中國互聯網網民人數的增加,讓現在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接近了50%。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使得互聯網能夠在其他產業中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過去的一兩年中,互聯網和很多產業一旦結合,“duang”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東西。
尤其是在O2O領域,比如線上線下的結合。其實這次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以互聯網為載體,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把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對于這點,我的體會特別深刻。比如,在剛剛過去的“3·7女生節”,全國的電影票房都非常火熱,上座率同比增長了3.5倍。這就是因為利用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通過互聯網,大家可以在手機上訂座了,而且原來一張票可能最高要一百多塊錢,現在,經過我們的補貼之后只要3塊7一張;原來電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只有15%,“3·7女生節”那天大多數電影院中都是滿滿的人。這樣不僅刺激了消費,實際上也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實惠、帶來了便利。
雖然這種大規模的補貼是不能長期持續下去的,但是我覺得,這種通過網上到網下獲得服務的形式依然非常有前途,可以說是能夠培養出來的,也是會讓大家都感到非常方便的。不僅是電影,還有餐飲。比如你到一個餐館去,可以提前通過手機訂好餐,即使沒訂,快吃完時問問店家能不能用團購,絕大多數會說能,你就可以直接買一個優惠券,拿著手機、憑借一個驗證碼就能結賬了,不用掏現金、不用刷卡,未來,這樣的體驗會越來越多。電影、餐飲、酒店、外賣等等都是這樣。再比如,如果你不愿意出去吃飯,就可以把餐叫到家里,原來那些沒有能力去做配送的餐館,現在互聯網公司也能幫助他們做好了。還有出行用車、家政服務等方面,比如找一個廚師到家里給你做飯等等,現在,這些事情都可以通過線上把生意傳播到線下去,而且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我們可以想象,一旦每個行業與互聯網進行結合,尤其是由于我們國家的市場經濟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中國傳統產業并不是很成熟,效率也不是很高,那么用互聯網的方法再做一遍,我們就可以看到太多太多的機會。
記者:請問李彥宏委員,3月9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時,您作為科技界代表發言,闡述了關于在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大腦的提案的建議。我們關注的是,中國大腦計劃的建立將會對中國國防、軍事、信息化建設,甚至是國家安全層面產生什么樣深遠的影響?謝謝。
李彥宏:我在9號的政協大會上,對“中國大腦”這個項目提案正式地做了發言,希望集國家之力去搞一個全球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開發平臺,讓企業、科研機構甚至是創業者都能夠公平地在這個平臺上做各種各樣相關的創新。人工智能技術在最近幾年突然一下開始有了實質性的應用,不管是語音識別也好、圖象識別也好,多語種的翻譯、無人駕駛的汽車、無人駕駛的飛機、智能制造的機器人等等,背后最基礎的技術都是人工智能技術。隨著計算資源越來越豐富,成本越來越低,原來覺得計算機不能模擬的人腦功能,但現在越來越能夠去模擬了。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一個技術的制高點,非常熱門,同時中國在這方面也不算落后,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是有機會的。
提“中國大腦”這個提案,確實也是受到了美國一些其他項目的啟發。比如當年的“曼哈頓計劃”,后來的“阿波羅計劃”,以及最近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前兩個計劃其實都是美國軍方主導做的項目,尤其是“阿波羅計劃”,應該說是直接刺激了硅谷的誕生。當時,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阿波羅計劃”花了255億美金,歷時十幾年,涉及到了2萬多家企業參與, 30萬人和這個項目有關。這么一個龐大的項目實際上造成了對芯片長期、持續且穩定的需求,芯片的價格就在那幾年迅速下降,最后降到了原來的1%的成本,所以這也和英特爾等公司的誕生是非常相關的。
在我看來,我們國家已經有很多年沒有搞過這種集國家之力的大型科研項目,現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到了這樣一個(“井噴式”發展的)階段,應該可以搞這樣一個項目,集國家之力做全球最大規模的創新。我也希望,中國的國防產業、軍方能夠在這里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軍方擁有一些經費,另外一方面,我認為過去軍隊層面更多地是在自己的體系里做創新。所以,我很希望中國的民營企業、科研機構可以和國防產業、或者國防軍隊層面搞科研的部門更加緊密地合作,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真正做一些可以奠定中國在全球創新領域地位的事情。謝謝。
記者:2013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已成為一個網絡熱詞,這個行業也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行業。據了解,百度公司在這方面也開展了相關的業務。請問李彥宏委員,您對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秩序、防范互聯網金融風險等方面,有哪些建議措施?謝謝。
李彥宏:其實在問到“互聯網+”的問題時,我就想說,“互聯網+金融”也是一個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方向。這幾年互聯網金融很熱,金融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包括銀行、保險、消費信貸、股票、證券,每一個細分的金融領域都能與互聯網相結合,都會有很多可做的東西。過去,金融機構更多的是把互聯網當做一個通道來推廣他們的產品。未來,其實還有更多結合的機會,就是真正地使用大數據、使用互聯網技術去改革和創新金融產品。這方面我的理解是中央政府非常鼓勵互聯網公司去申請金融業務,這次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到,要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準一家。當然,在實際操作當中還會有一些困難,比如不是在資質上符合條件的公司就可以得到金融牌照,而是每個省份一個名額,各個公司還需要去爭這個名額。我覺得,這些規定應該繼續進行改革,把權力更多地釋放出來,讓市場上更多的民營公司獲得金融牌照。
百度前一段時間剛剛推出了一款“股市通”,就是利用大數據的形式來向大家推薦股票。很快我們也會推出一個教育方面的貸款服務,百度的用戶可以很方便地通過貸款去新東方學英語,或者學廚師,學理發等等。我相信,通過互聯網的力量,通過新的技術,讓那些原本學不起新東方的人,原本學不起很多實用技術的人,可以先拿到貸款、先去學這些東西,將來就業之后再償還貸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