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用友網絡CEO王文京此次提交了三個議案,分別是《實施“企業互聯網”行動計劃,加速企業轉型升級》、《加速小微企業和規模以上個體工商企業全面建賬核算、促進小微企業和個體經濟健康發展》、《加速并全面推行電子發票》。第一議案是重點議案。
3月7日,王文京接受筆者采訪時,重點了講敘了“企業互聯網”計劃。
王文京對筆者說:此次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講到了很多與互聯網相關的關鍵詞:比如2025計劃、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等。企業互聯網也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王文京說:我理解新常態,重點不是經濟增速的放緩,而是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由低效、粗放型的經濟模式向創新、高效的經濟模式轉型。王文京認為,經濟轉型的關鍵是每個企業的轉變,對于企業來說,在當下就是利用先進技術,實現企業互聯網,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來驅動。
為了擁抱新世界,王文京說用友的發展將由傳統的企業軟件提供商向企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最近用友做了許多變革,包括公司更名,由“用友軟件”更名為“用友網絡”,涉足互聯網金融;和阿里、京東20家企業和公共組織成立“中國企業互聯網化推進聯盟”;2015年將投入企業互聯網專項基金,進行2000人以上規模的大招聘。
侯繼勇:你剛才說到企業互聯網就是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主要包括哪些先進的技術?
王文京:主要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進行組織轉型與商業變革。
這背后一個趨勢,就是全球互聯網發展由消費者向企業與組織轉型。特別是去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互聯網進行組織轉型與商業變革。目前一部分企業已經取得了成功,相當部分的企業想進行企業互聯網計劃,但不知道如何著手,國家可以引導他們進入企業互聯網計劃。
從另外的角度看,可以形成新的消費,拉動IT產業與技術創新。
侯繼勇:企業聯網有很多種叫法,為什么叫企業互聯網?
王文京:在概念與名詞上,“企業互聯網”比目前已經采用的“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相比有三個好處,一是更加簡單明了,二是能體現企業為主體的含義,三是范圍能涵蓋各行各業的互聯網,而不具體在某一行業。
侯繼勇:企業互聯網跟原來用軟件有什么不同?那些環節容易突破?
王文京:一是貼近企業的核心業務;二是讓企業業務運營,管理運營更加適時化。
對于中小微企業尤其重要。對于小微企業來說,過去的信息化模式要布置系統、實施、維護,一次投入很大,他們沒有能力進入互聯網管理模式;新的模式用公共服務平臺,不需要專門的IT團隊,使用更加便利了,投資也不像原來那么集中,按照使用量付費。
從用友的實踐來看,目前最容易突破的環節包括三個環節,一是數字化營銷,二是協同工作,三是共享服務,比服財務與營銷資源共享等。
侯繼勇:用友轉型的痛點在哪里?
王文京:過去我們偏后臺管理,而在企業互聯網階段,會進入前端運營、銷售、渠道、采購都需要進入。在新的模式下,對于服務商對于客戶的業務是不是了解很重要,幸好我們過去二十年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另外這個市場產生了很多新用戶,獲得新用戶也很重要。
更多的是機遇,我們原來是一家企業軟件提供商,現在變成“三合一”,包括企業互聯網,企業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互聯網+三個方面,市場空間更大了,特別是從企業軟件提供商向互聯網融發展。總的來說,我們有更多機會進入更新的互聯網服務領域。
過去是產品提供商,現在平臺服務提供商,同時向生態核心企業發展,空間更大。
侯繼勇:你覺得用友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
王文京:我覺得用友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財務軟件階段,二是企業管理軟件階段,三是企業互聯網服務?,F在第三個階段已經開始,今年初,公司由用友軟件改名為用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