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康佳攜手騰訊、銀河(互聯網電視牌照方)聯合推出互聯網智能電視“T60超級電視”,全面整合騰訊平臺資源,將智能電視的入口價值全面放大。這無疑打響了2015年傳統家電廠商深度融合互聯網資源的第一槍。
兩年時間過去,沒有家電廠商再輕視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對傳統行業帶來的沖擊,創維、海信、海爾、康佳、TCL等國內廠商去年開始都在積極推動互聯網轉型,試圖用新的產品、模式和用戶體驗對家電行業進行顛覆和重塑。
此前,TCL提出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的“雙+”互聯網轉型戰略;康佳提出易戰略,發布“一體兩翼”計劃;創維宣布施行線下創維與線上酷開的“雙品牌”戰略,并將電商酷開等級提升至未來智能電視發展重點...
不過,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彩電市場的銷量約4500萬臺,同比下滑5.6%,大部分彩電制造企業依然沒有完成銷量預期。“電商會拉低和削弱中國制造水平。”海信集團(微博)董事長周厚健日前在兩會上甚至發出這樣的呼聲。去年前三季度,海信電器凈利潤同比下滑18.43%。
但是,電視廠商很可能還沒遇到真正的生死線,當互聯網增值服務模式在領先玩家中建立,屏幕的更新換代或將和芯片、操作系統的更新脫離,電視硬件將以最低成本價售出,而尚未完成轉型的傳統廠商將面臨生存危機。
分析人士稱,“互聯網+”并非空話,最后評判傳統廠商是否轉型成功的標準,不是看產品智能化程度,而是看廠商的商業模式、收入模式是否發生根本改變。
家電向數碼消費品演變
芯片CPU、操作系統、軟件內容服務,當這一系列成為電視機標配后,意味著家電將變成事實上的數碼消費品,只不過需要和牌照方進行深度綁定。樂視、小米等互聯網產品也正在向用戶灌輸這樣的邏輯,電視是娛樂、消費智能終端,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家電。
眾所周知,電視屏幕占了電視機70%多成本,而且更新換代的速度相對較慢,最理想的狀況是,分體電視成為主流,用戶可以僅僅更換屏幕外剩余部分來保證電視擁有最好的智能水平,以增值收入反補在硬件銷售上原有的利益訴求。
對于傳統電視廠商來說,現在如果采用上述策略將會帶來收入的極速下降。事實上,家電廠商也無法過于激進推進自身的互聯網產品戰略,雖然處在變革當中,但傳統廠商都是“航空母艦”,要改變原有環節和財務模式壓力很大。
傳統廠商做一款硬件的流程、質量、出貨、財務管理甚至銀行利息等每一個環節,都會算到電視機定價里,然后再反推出市場銷售價格,確立線下乃至線上的銷售模式,傳統制造商要改變這些環節,意味著改變它的財務模式,面臨風險非常大。
家電廠商還容易犯以下錯誤,加大轉型難度。第一,是完全以企業自有的優勢資源和產品為中心,來延伸自己的互聯網和物聯網戰略。容易導致的后果是,為了智能而智能、為了互聯而互聯,而忽視了用戶實際需求,最終開發出大量沒有實用價值的操作功能,喪失創新的根本動力。事實上,這樣的案例在目前家電廠商身上并不少見。
第二個,家電廠商需要警惕,互聯網給制造業帶來的改變,最終目的并非是單純讓產品更加科技化、智能化。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在于,提供更便捷有效的生活服務,并釋放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智能手機之所以取代功能手機,除了是因為有更大更清晰的屏幕、更快的運算,更重要的是操作系統+APP開發模式的出現,能夠滿足用戶在社交、游戲、閱讀、工作等等不容方面上的差異化需求。而目前,至少對于傳統電視廠商而言,還沒有創造出全新的體驗,更多是在復制平移PC和手機端的服務。
家電廠商需要警惕的第三個錯誤是重復建設、浪費資源。奧維云網分析師李曄認為,由于目前的技術標準不統一、缺乏生態系統支持等問題,使得不同品牌的智能產品間難以實現互聯。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產品中存在大量重復的功能,且相互之間并不能實現集中管理,不僅難以為用戶的生活提高質量,還增大了消費者選購產品的難度。
淪為管道風險
隨著牌照方對播控平臺的掌控,牌照方和視頻網站、影視公司的利益捆綁逐漸深入,對于各大傳統電視廠商而言,還面臨最終淪為單純硬件管道的風險。
越來越多傳統電視產業從業者相信,電視的互聯網化導致被電腦和手機搶跑的用戶再次回歸,而互聯網電視將會成為繼PC、手機之后第三大流量入口,包括網絡游戲、搜索引擎、視頻網站、即時通訊、電子商務、生活服務等主流的互聯網應用都會展開互聯網電視端的入口爭奪。
“視頻、游戲將成為智能電視未來產生現金流的兩大應用。”一名創維內部高管曾表示。
但是,電視終端廠商若涉足內容處處都面臨陷阱,視頻內容需要完整生態圈和產業鏈,必須有成熟銷售團隊和CDN支撐,有足夠大的流量保證商業化,這都是傳統硬件廠商所缺乏的。
換言之,電視廠商很難在終端內容消費上建立起有效的模式,內容全、用戶多、流量大,才能帶來足夠的廣告分成和付費收入來補貼前期投入,而目前TV端的流量和廣告轉化能力、用戶付費能力依然很差。
在視頻內容方面,電視廠商前景不容樂觀,電視游戲成為目前最有可能爆發的市場。表面來看,對游戲的政策監管遠不如對視頻內容的監管嚴格,騰挪運營空間更大。
不過,電視游戲未必是黏性很強的剛需,電視游戲有太多替代性產品,在電視屏上,游戲很難真正替代視頻地位;即便是,主機游戲也更具有競爭優勢。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游戲也是內容為王的行業,而國內各大主流游戲開發商尚未真正進入電視游戲領域,缺乏產業領導者,導致電視游戲“雷聲大、雨點小”。在手游快速上量、頁游日進斗金、端游穩定運營的現狀下,網游領域的CP和聯運平臺不會在電視游戲領域投入真正的戰略關注、研運資源和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