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守擂者京東全球購與主攻手天貓國際、副攻手網易考拉海購、聚美優品的爭斗異常焦灼,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誰是黑馬,誰又將掉隊,牽動業界目光。逐一盤點各家大戰表現,未來海淘行業的格局也將浮出水面。
京東全球購:復制以往模式 戰績差強人意
京東是正式進入海淘業務最晚的電商大平臺,直到2015年4月才上線全球購業務。與京東自營模式不同,京東全球購是自營+平臺混合模式,商家入駐要繳納最高1.5萬美元的保證金和1000美元的使用費。京東全球購在上線2個多月的時間內,法國館、韓國館、日本館、ebay海外精選等頻道相繼上線,杭州、寧波、廣州三個保稅倉同時投入運營,發展速度很快。據京東全球購負責人邱煌表示,目前接入商家近千個,有超過80萬的SKU,但是京東全球購直營比例偏低,搜索自營商品結果僅有239款,第三方賣家仍然是銷售主力。
作為海淘一戰的發起方,京東全球購大戰中的表現差強人意,并沒有如以往的氣勢如虹。與京東其他業務線相比,京東全球購得到的支持明顯有限,導致其價格優勢并不明顯,無法甩開競爭對手。如剛剛重點引進的聯合利華全球購旗艦店,因為上架產品和國內銷售的差別不大,成交量就非常一般。京東全球購目前更多的還是依靠之前平臺積累的流量紅利,要想突破發展并不能完全復制以前模式,還需要在境外供應鏈上痛下苦功。

天貓國際:規模領先背后陰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