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見到彼得·蒂爾。在硅谷的時候我聽他寫那本書非常有名,后來有次一個私人銀行給我打電話,問我要不要買一家公司的內部認購的股票,還沒有上市,他說創辦者就是彼得·蒂爾,后來我說多少錢?他說現在很便宜,打完折扣以后150億美金。當時我很驚訝,我覺得一個人最大能力不在于總結理論,重要是把這個理論加以實踐,并且持續的獲得成功。
對我影響最大的兩本書,一個是《商戰》,一個是《從0到1》。這是不同發展階段獲取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講起來沒有情懷,但就是事實。正是因此如此,美國很多公司既有創新,又能持續獲得利潤。我們怎么做出不一樣的東西?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
我 今天想講的是 創業的時候如何放下恐懼?
去年我們公司剛剛上市,上市后我在喬布斯家附近買了一個房子,買的時候很激動,十年前我在北京通州買了第一套住房,美國是第二套。北京通州住房是3萬的首付,但是這個房子是期房,我想一個月要還兩千多塊,萬一有一天還不下去了,該怎么辦?這房子會不會跌,如果跌了能不能把首付還了以后回老家。等買完了房子,我跟太太說除了以后孩子的教育,我們不要在各地買房子。因為我們今天不需要房子給你帶來安全感,因為今天不需要擁有它證明你自己。今天完全享受你的工作本身帶給你的思考,包括恐懼感。
我發現上市對我自己個人最大的改變,就是上市以后我發現恐懼少了很多,或者幾乎不再有恐懼。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想事情的時候,特別專注本質。我想獵豹的國際化怎么做到的?我們怎么達到自己的優勢?我們怎么不關心市值?
我真正的感悟,如果十年前能夠放下這些恐懼,我相信今天還有更多不一樣。正是因為在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時候,我一直很擔心,所以做事情的時候,脫離了事情本質,做的并不從容。創業的那個時候,我在想如何讓企業的錢花起來更慢,如何更節約更勤奮更努力。
為什么我們這代人身上有那么多恐懼?
我最近減肥30斤,我減肥的時候最恐懼的就是我母親,她說你怎么吃這么少?你會餓壞的。后來我總結出來他們這代人的背景,最早的時候是食物短缺,后來是教育短缺,到了真正開始做事情的時候,工作機會短缺,所以他們一直有這樣的恐懼感。這樣的恐懼感不斷傳遞,覺得我們選擇穩定的工作,是自己人生一個重要的目標。正是因為這樣的恐懼感,我們面對未來的時候,喜歡用很多過去的經驗去判斷。
整個時代在加速。人類已經走過物質稀缺,生產稀缺的時代,開始跨向一個大繁榮時代。一個新的完全以需求為主導的時代,過去的經驗不僅過時,而且成為最大的絆腳石。 我多么希望十多年前就可以認識到這個問題,不是買一套更好的房子,而是真正做一些激動人心的東西。
所以,自己創業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最開始創業,我就想我一定做一個最熟悉最有成效的行業。我們每個人創業的過程中,很習慣去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勤奮,去跟別人做同樣事情,然后期望用努力和勤奮打敗他,一直到2013年,我才理解這樣做是不對的。等到我看《從0到1》這本書時,我發現讀晚了,因為我若更早發現,就不會只追求自己的安全感。
三年前,我和我合伙人徐鳴一起回顧工作和創業歷程時,我們發現自己一直追求一種安全感,我們希望這家公司在我們盡量可控的范圍內往前走。后來我發現這是錯誤的。你進入一個新領域,缺乏經驗,甚至全行業人缺乏經驗,你怎么判斷你可以贏?從彼得·蒂爾的回答中我理解要容忍不確定性,要容忍自己有輸的可能性,但是不怕這種失敗,放下恐懼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什么是絕大多數人不認可,但的確是真理的東西。
創業的本質是找到這種與眾不同, 甚至 很多人不認同的東西。這才是創業能夠快速崛起的核心 。 過去十幾年中我一直依賴于我自己的執行力,覺得比別人更努力更勤奮,只拿兩千塊錢的工資,甚至把車賣掉去創業,后來我發現在創業的面前,這些根本不值一提。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機會,你會陷入苦戰中,在一個擁擠地帶競爭,即使每天很努力很辛苦,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且這種努力和辛苦是安全感的來源,讓我們不斷的處于這樣一種依賴的循環當中。
一直到三年前,我突然意識到,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獵豹作為一家剛剛合并初創的公司,在PC安全和移動安全兩條戰線上,不可能打破巨頭的封鎖。于是兩年前,我們想出一招,叫做移動互聯網國際化。
我們不在最熟悉的中國市場,而是在不熟悉的美國市場、歐洲市場開辟我們的戰場。我們用美國公司和歐洲公司不熟悉的免費模式而不是付費模式,打一個中國公司和美國公司的交叉地帶。雖然有中國人問你們這么小的應用,有沒有平臺?我只能告訴他,我相信這一點,我相信有機會。我必須放下我的恐懼,因為恐懼讓我在我最熟悉的領域已經無法突圍。
我相信中國移動開發的技術水平已經變得全球領先。全世界變成統一大市場,我們雖然沒有海外經驗,不是在我們最舒適和安全的領域,卻可以找到一個我們認為非常與眾不同的領域。我認為這個戰爭中我們有機會逆襲成功。所以獵豹移動從過去24個月里面,從月活躍4千萬的用戶到月活躍4.5億的用戶,去年5月8號登陸紐交所,最近市值到了40多億美金。
這并不是因為,過去兩年,我的執行力和努力比以前更好,而是我開始專注在從0到1這樣一個過程,去想清楚什么是很少人認同,但是可能是真理的這么一個點。找到這樣一個機會點,我就有可能,讓這么小的公司迅速的崛起。這是我過去最大的感悟。
今天我越來越要求自己,不斷的放下恐懼 。 我相信未來富二代的創業比白手起家更有優勢。 我在創業過程中我清楚放下恐懼,總結了創業三部曲。
第一,預測未來,一定要想清楚未來的發展會怎樣。未來三年你會看到的行業里面會有怎樣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消除國界一定會發生。所以,我們開始了移動互聯網的全球化建設。雖然我英語不好,雖然我30多歲以后第一次去美國。雷總聊他說30多歲做金山,每一場打的時候都很辛苦。等到小米之爭,他想清楚電商的發展趨勢,所以全力以赴開始做小米手機,迅速鑄造一個高地,俯沖而下,成就了小米的成長。正是因為他的思路,我發現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對趨勢的預測遠遠大于對某個技能的努力。我們必須把趨勢想清楚,找到趨勢比勤奮工作更重要。
第二點,當你實際操作的時候,一定要找到破局點。那個破局點必須非常簡單,有差異化并且能夠不斷自增長。找到一個很小的點,都有可能把這個趨勢撬動起來。我們最怕一開始進入一個新興領域,用一套布局的打法,去完成你對新趨勢的沖擊,我認為破局點非常重要,這個點要簡單到幾乎沒有辦法把它用兩句話表示。我們當時選擇清理大師這么一個產品,很多投資人問,我們上市的時候他說這個產品這么簡單,你憑什么可以抵御別人的競爭?我說正是因為它非常簡單,它無法被超越,我在非常簡單的產品有超過兩百個工程師去研發。
你要想清楚,包括我們最近分析微信紅包和阿里支付的戰役,騰訊之前用很多體系的打法,財付通等等很多領域,但是一直被擋在外面。我當時見馬化騰,他說微信紅包就是移動金融支付游戲。就是一個最簡單的游戲化的支付工具,在移動端發生的。十個人團隊創造的經典案例,已經改變中國的支付格局。
這樣的破局點,在創業過程中一定要找到。找到這個點必須要求放下恐懼。因為我們要多找一些機會,只有多的機會才能戰勝內心的恐懼,也許東邊不亮,西邊亮。從0到1這個書里面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冪次法則。你在每個點都有機會,你每個點投入都有可能成功,但是這個事情只有一個事情非常重要,我認為這個事情就是破局點。
第三,全力以赴。在一個非常小的破局點上也需要戰勝恐懼。因為我們總是擔心原有業務受沖擊,我們有很多擔心。所以我們不敢在一件事情上面全力以赴。我做國際化的時候,說服了公司所有人,把所有的力量投入一個產品,這個過程中不是沒有擔心過,也許做不起來,也許全球人民需求跟中國需求不一樣。但我想你不做,可能輸,但是不做,可能只能做出一件平庸的事情。
所以為了追求與眾不同,把一個點所有的機會成本,尤其是所有精力全部投進去,才能真正的做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產品,才能真正的打出一片與眾不同的天地。
我認為中國互聯網競爭已經走過第一個階段,這個時候用競爭主義的手段獲取自己的陣地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一定是從別人搶市場份額,這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機會。但是今天整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剛才潘總說,他認為是顛覆性,他認為是改變制度的革命。
這個時代是快速的增量大于存量。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在強競爭的領域和對手廝殺,在泥潭里面糾纏不清。我們應該用更多時間去思考,去真正的學習美國企業的精神,把更多時間放在選擇,放在整個推演和對未來的預判。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在今天殺出重圍,并且成為新一代互聯網企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