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圖片社交APP火了。
不是小火,也不是大火,而是爆火——當年被Facebook10億美金吃下的Instagram如今估值已達350億美元,圖片為主的朋友圈已成為微信流量的最大來源,臉萌、足記一個接一個火爆。
最近,又一個新興圖片社交APP受到風險資本青睞,它就是位于杭州的in。in的定位是“我的生活in記”,生活中每個美好的瞬間,都值得用in來記錄。它支持“圖片+標簽”的形式進行分享,圖片可以加特效,也可以加標簽,比如添加品牌標簽,心情標簽以及地理位置等,蘊藏著極高的商業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in火箭一樣的躥升速度。Instagram上線前9個月的用戶數為700萬,而in的增長速度是它的3倍。截止一個月前(2015年4月30日),in的真實用戶已經到了3200萬,體量上說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獨立圖片社交應用。
近日,in完成B輪3億元人民幣融資。此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知名投資人林利軍聯合領投,千合資本和華興資本參與投資,原有投資方國科嘉和、盈動投資也全部跟投。
業界最關注的是in本輪融資背后的A股元素。林利軍是國內頂級公募投資人、企業家,有著優秀的投資業績。而王亞偉是著名二級市場投資人、千合資本董事長,并且并擔任董事。對絕大多數中國股民來說,王亞偉幾乎是“神一般的超級基金經理”。兩大深諳A股的著名投資人齊齊下注in,頓時讓in成為風口浪尖上的炸子雞。
In創始人清水,真名謝旭,四川雅安人,大學在杭州就讀金融,曾經在浙報集團干過一年媒體,2008年開始創業。第一次做了頁游開發者社區,由搜狐暢游收購,第二次創辦社交導購“愛圖購”,第三次就是in,連續創業,始有大成氣象。
今天應邀和清水聊了聊,頗受啟發。以下為對話實錄,原汁原味。
王冠雄: 創業艱難百戰多,首先恭喜B輪融資成功!
in 清水: 謝謝? 我創業七八年之后,有一個深刻的體會是把產品和團隊做好了,好的投資人會更主動找到你,最后融資會變成更水道渠成的事。我們融來的其實不只是資金,而是更多的支持、期待以及責任。
王冠雄: 都說“2G是蒼井空.txt,3G是蒼井空.jpg,4G是蒼井空.avi”,為什么第三次選了圖片社交? 你覺得圖片社交還能走多遠?
in 清水: 我之前做的事情一直都有“女性+圖片”這兩個的關鍵詞,再加上第一次創業所做的社區帶來了“社交”基因,現在回頭看做in是整合了我們過去以來做的所有事情。其實社交網絡必然從主要消費文字、走向消費圖片等更視覺化的表達方式。智能手機的普及,流量資費的下降,無所不在的WiFi,都讓國內的圖片社交土壤成熟起來了。我們運氣很好,在去年的今天切入了這個市場,是一個非常適合的時機。
王冠雄: 運來天地皆同力。你是美女CEO,又是連續創業者,可以公關的故事很多。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樣上論壇+炮轟,怒刷存在感?
in 清水: 說實話,對“刷存在感”這個事我們一直不太擅長。社交產品是要靠用戶去自然長出來,,不是刷出來的。我相信能一句話是”產品是1,營銷是0”,過去一年我們都在做這個1,只有有了1,0的價值才會體現出來。這次是B輪融資完成,我們的產品也到了可以接得用戶的時候,我覺得宣傳的時機也才更成熟了,我希望“用好的方式,站出來說真話,發出我們的聲音”。
王冠雄: 公關很重要,但不是決勝因素。在你們不公關的情況下如何快速搞到了3千多萬用戶?
in 清水: 跟你的微博IF一樣,我也是一個互聯網信徒。我們更關注的是人心,所有的力量和產品都來自于對人心的聚集,這需要我們真的去平等尊重每一個人,專心付出去做服務。所以我們通過口碑傳播獲得了非常多的用戶,這對社交產品來說是健康的方式。In早期獲取一個新用戶的成本大約是6、7毛錢,在流量日益昂貴的中國移動互聯網,這幾乎是一個白菜價。就是因為我們能切實解決女性用戶的高頻剛需,同時把我們團隊這幾年對女性心理需求研究和經驗都做到了產品體驗中去了。
王冠雄: 可是為什么放著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那么大的現成平臺不用,非要跑到in上面呢?
in 清水: 我認為要建立社交網絡首先是需要從真實的生活當中去抽象出社交關系,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建立產品規則,而非簡單的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如此來界定。我們的生活是復雜而立體的,社交關系中也是很多圈子的交界,這里面有廣闊的中間地帶,不是完全非黑即白。而如果要相比于朋友圈的話,在in里只用圖片表達生活狀態,抓住每一個視覺化的生活瞬間,沒有任何工作或者長篇大論。社交生活就是比較簡單和輕松的。
王冠雄: 現在員工規模怎么樣?你們兩個創始人怎么分工?今年的目標是多少?
in 清水: 我們現在有110人,也不算小了,但是對我們的用戶體量來講,其實人數不算多,每個人都抗了幾十萬人的責任在肩上,所以我很心疼我們現在天天加班到半夜的團隊,真的太謝謝他們如此努力。歡迎更多優秀的人加入到我們團隊里來,一起分擔,一起往前走。我負責融資、品牌和公司管理,另一個聯合創始人黑羽管產品和研發。社交產品有一個加速度效應,今年in的用戶就要突破1億大關。我們希望,通過用戶興趣,交友,社群,旅游,時尚,美食,把in打造成為新生代年輕人社交的平臺。
王冠雄: 我看外界對in有“A股社交第一股”的說法,這是創始人的意愿,還是投資人的壓力?
in 清水: 這不是in的終極目標,我們不獻媚資本,也不故作清高,只是順勢而為。上市對我們來講,企業的一個發展階段,讓更多國內的用戶認識的機會。很幸運一直保持了人民幣的結構,能看到現在A股的風口,所以我們為什么不在國內上市回報股東、回報創業小伙伴盟呢?但對于in的愿景來說,即便成為“A股社交第一股”,這也只是一個逗號,遠遠不是一個句號。